第577章 《长明不灭》(2 / 2)
十年光阴,如指间流沙,悄然滑过。
济世堂的药圃早已扩建数倍,西漠的耐旱草爬满了篱笆,青丘的月心草在石径旁绽放,归墟的星砂混在泥土里,让每一株草药都带着淡淡的星辉。那棵从青丘移栽过来的同心树,如今已亭亭如盖,枝繁叶茂,叶片上的四色光泽在阳光下流转,远远望去,像一团凝聚了三界灵气的云彩。
灵昀已是青丘与人界都认可的灵脉守护者,火红的狐尾上系着各族送的流苏,走在路上,身后总跟着一群蹦蹦跳跳的小狐妖与孩童。他不再是那个自卑的混血狐族,眉眼间尽是自信与爽朗,偶尔还会带着小徒弟们去后山采药,嘴里哼着青丘的调子,笑声比山间的清泉还亮。
灵骁成了三界闻名的能工巧匠,他锻造的药锄、斧头,掺了归墟的星砂与西漠的灵铁,不仅锋利耐用,还能滋养灵脉。他在济世堂后院开了个小铁匠铺,时常有各族的人来求他打制工具,他总乐呵呵地应下,条件是要给药圃送些稀有的种子。
林牧的丹术越发精湛,他融合了人间的草药、青丘的灵草、归墟的星露、西漠的沙枣,炼出的丹药既能治凡人病痛,也能净化修士体内的浊气。他收了几个各族的徒弟,将丹方倾囊相授,丹房里常年飘着药香,炉火昼夜不熄。
林恩烨成了三界灵脉的巡查使,腰间的剑穗海贝走过青丘的山林、归墟的星海、西漠的沙丘、人间的田野,每到一处,便用剑光梳理紊乱的灵脉。他话依旧不多,却总在最需要的时候出现,剑穗的清鸣成了各族心中最安稳的信号。
灵澈则守着济世堂,将药圃打理得井井有条,医术也日益精进。他编写的《三界灵草志》传遍各族,上面详细记载着不同地域草药的特性与配伍,扉页上画着那棵同心树,旁边题着一行小字:“万物相生,灵脉同源。”
而林恩灿,依旧时常坐在廊下,看着药圃里的草木生长,看着伙伴们忙碌的身影。他手里的药锄换了新的,却依旧带着当年净化蚀灵咒时留下的痕迹。偶尔,他会收到灵昀从青丘寄来的月华糕,灵骁新锻的小玩意儿,林牧炼的新药,林恩烨带回的各地灵脉图谱,每一份礼物里,都藏着不变的牵挂。
这年中秋,三界的朋友又聚在济世堂。灵昀带来了青丘的新酿,灵骁扛着刚出炉的月饼,林牧提着新炼的“月华丹”,林恩烨带回了西漠的沙枣与归墟的星糖,灵澈则炖了满满一炉的灵髓汤。
众人围坐在同心树下,月光透过枝叶洒下,在地上织成一张温柔的网。灵昀缠着灵骁比掰手腕,灵澈笑着给大家分汤,林牧与林恩烨低声讨论着来年的灵脉交流会,林恩灿则望着树上的月光,嘴角噙着满足的笑意。
“你们看,”灵昀忽然指着天上的月亮,“青丘的月亮和人间的一样圆!”
“本来就该一样圆。”灵骁塞给他一块月饼,“三界的月亮,本就是同一个。”
林恩灿点头,心里忽然通透。所谓的三界,所谓的种族,所谓的灵脉,从来都不是割裂的。就像这棵同心树,根在一处,叶便相连;就像他们这群人,心在一处,守护便永不褪色。
夜深时,众人渐渐睡去,只有同心树的叶片在月光下轻轻作响。林恩灿站起身,走到树旁,伸手抚过树干,能清晰地感受到其中流淌的灵力——那是青丘的月华、归墟的星力、西漠的沙魂、人间的地脉,更是他们所有人的心意,交融在一起,生生不息。
他知道,守护的故事不会结束,但只要这棵树还在,济世堂的灯还亮着,身边的人还在,这份温暖与坚定,就会像这月光一样,洒满三界的每一个角落,岁岁年年,不曾改变。
风拂过药圃,带来草木的清香与远处的虫鸣,像一首悠长的歌谣,为这平凡而珍贵的岁月,画上永恒的注脚。
幽冥河畔的雾,浓得像化不开的墨。林恩灿握着药锄的手微微收紧,锄刃上的灵光在雾中明明灭灭——此处灵脉紊乱,寻常魂体靠近便会被戾气撕扯,可方才收到的同心玉示警,分明指向这河对岸。
“这雾不对劲。”灵昀的狐尾绷得笔直,火红的毛尖凝着细碎的霜,“里面有魂体在哭,好多好多。”
话音未落,雾中传来木桨划水的声息,咿呀,咿呀,穿透浓稠的雾气,带着种奇异的安宁。一道身影自雾中显形,蓑衣上的水珠滴落,在脚下的虚空中晕开涟漪,竟是那位曾在西漠见过的摆渡人。
“林先生。”摆渡人手中木桨轻顿,河面(虽肉眼不见,却能感知其存在)泛起粼粼波光,“幽冥河与三界灵脉相通,近来有孤魂被戾气裹挟,滞于此地,扰了灵脉流转。”
林恩灿心头一沉:“是蚀灵老怪的残余戾气?”
“不止。”摆渡人木桨指向河心,那里隐约有无数虚影沉浮,“还有百年前被卷入灵脉动荡的魂体,执念未消,成了‘游丝’,若不引渡归位,恐会凝结成新的煞。”
灵骁握紧斧头,玄青袍角被河风掀起:“如何引渡?劈了这些煞便是!”
“不可。”摆渡人摇头,木桨在虚空划出半弧,一道光痕将靠近的虚影轻轻推开,“游丝本是无辜魂体,需以‘归魂灯’引其忆起生前所系,方能自悟归途。只是灯油需以‘三界灵髓’炼化,我守此河,难以抽身。”
林恩灿忽然想起行囊中那瓶未曾用尽的三髓粉末——当年西漠之事后,他留了些以备不时之需。“我有灵髓。”他取出玉瓶,瓶中粉末在雾中泛着微光,“如何炼化?”
“需以同心之力为引。”摆渡人递过一盏羊角灯,灯身刻满符文,“诸位与三界灵脉相连,心念相通时,灵髓自能化为灯油。”
灵昀立刻凑近,狐尾卷住林恩灿的手腕,又用爪子勾住灵骁的衣袖:“我来帮忙!我的尾巴能聚灵!”
林牧将丹火凝于指尖,素色袖袍拂过灯盏:“我以丹火温养,保灯油纯净。”
林恩烨拔剑出鞘,剑光在灯旁绕成圈,剑穗海贝的清鸣稳住了周围躁动的戾气:“我护阵,不让煞气相侵。”
林恩灿握住灯柄,将灵髓粉末倒入灯座。众人相视一眼,无需多言,灵力已顺着相触之处汇向灯盏。只听“噗”的一声轻响,灯芯燃起淡金色的火焰,火焰中映出无数细碎的画面——青丘的月华、归墟的星砂、西漠的沙丘、人间的药圃,皆是他们共同守护过的印记。
“去吧。”摆渡人木桨一扬,将羊角灯推向河心,“照见归途,魂归其所。”
金色的灯光穿透浓雾,所过之处,那些沉浮的虚影渐渐平静。有个老妪虚影在灯前驻足,火焰中映出人间的灶台,她忽然朝着某个方向深深一揖,化作点点光尘消散;有个少年虚影望着灯中归墟的星海,似是想起了什么,笑着追向光尘的方向。
灵昀看得痴了,狐耳微微颤动:“他们……都找到家了。”
林恩灿望着河心渐渐稀疏的虚影,忽然明白摆渡人所说的“归位”,从来不止是魂体的归途。那些被遗忘的记忆,被辜负的守护,被割裂的联结,都在此刻的灯光里,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位置。
当最后一缕虚影消散,幽冥河的雾渐渐淡去,露出清澈的河面,河水中映着三界的倒影,安宁而祥和。
摆渡人收起木桨,朝众人深深一揖:“多谢诸位。此灯便赠予先生,往后若遇游丝阻路,它自会指引方向。”
羊角灯飘回林恩灿手中,灯油已尽,却留下淡淡的余温。灵昀凑过去闻了闻,忽然笑了:“有济世堂的药香味!”
众人皆笑,雾散后的河风吹来,带着久违的清朗。林恩灿望着摆渡人重新隐入雾中的身影,忽然懂得,所谓守护,不仅是抵挡危难,更是为那些迷失的存在,照亮一条回家的路。
而这条路,只要他们还在一起,便会一直延伸下去,穿过幽冥的雾,越过三界的河,通向每一个需要温暖与安宁的地方。
羊角灯的余温尚未散尽,幽冥河畔的风却陡然转向,带着一股陈旧的书卷气。林恩烨剑穗轻颤,目光投向雾散后的河对岸——那里不知何时立着块斑驳的石碑,碑上刻满模糊的字迹,像是被岁月啃噬过的残章。
“那是‘往生碑’。”摆渡人的声音从身后传来,他已卸下蓑衣,露出里面素色的长衫,“碑上记着百年前灵脉动荡时消散的魂名,刚才被灯照过的魂体,名字都已褪去。”
林恩灿走近石碑,指尖抚过那些深浅不一的刻痕。有个名字几乎被磨平,只余下“阿”字的残笔,旁边却刻着朵小小的月心草,与青丘常见的纹样一模一样。“这是……”
“青丘的一位药童。”摆渡人站在他身侧,目光落在那朵草纹上,“当年为了保护灵泉的月华髓,被魔气吞噬,魂体一直滞在此地,守着碑上自己的名字不肯走。方才灯里映出灵泉的画面,他才肯离去。”
灵昀的眼圈忽然红了,狐尾圈住石碑,像是在拥抱什么:“我在青丘学药时,长老提过他,说他种的月心草最旺……原来他一直在这里。”
灵骁握紧斧头,玄青袍下的拳头微微颤抖:“这些年,咱们护着灵脉,也是在替他们守着未竟的事。”
林牧从行囊里取出一小撮灵髓散,轻轻撒在碑前:“愿这些魂灵,在轮回路上能闻见药香,安稳前行。”
林恩烨收剑入鞘,剑穗海贝的鸣响变得柔和:“碑上还剩些名字,是被蚀灵老怪的戾气困住的,比游丝更顽固。”
摆渡人点头,指向碑顶最模糊的一行字:“那是当年封印老怪的巫族大祭司,他的魂体被戾气缠成了‘缚灵煞’,寻常灯光照不散,需以‘同心树’的枝叶为引,方能解缚。”
“同心树!”灵昀眼睛一亮,“我们药圃里就有!我回去取!”
“不必。”林恩灿抬手轻触羊角灯,灯身符文忽然亮起,映出济世堂药圃的模样——那棵同心树的枝叶在风中轻摇,竟有一片叶子顺着灯光的轨迹飘入灯中,化作一枚翠绿的灯芯。
“原来如此。”摆渡人恍然笑道,“你们的心与树相连,树的灵便在你们的念里。”
林恩灿举起羊角灯,新的灯芯燃起碧绿色的火焰,火焰中浮现出同心树的全貌,根须扎遍三界,枝叶覆盖幽冥。当绿光扫过石碑顶端,那团盘踞的黑气发出刺耳的嘶鸣,却在触及绿光的瞬间节节败退。
黑气中渐渐显露出一个身披巫袍的身影,他望着火焰中的同心树,又看了看林恩灿手中的药锄、灵骁的斧头、灵昀的狐尾,忽然抬手抚过碑上的名字,化作一道青光汇入灯中。
石碑上最后一道刻痕褪去时,整个幽冥河都泛起了青光,与三界灵脉的光芒遥相呼应。摆渡人收起木桨,河面荡起层层涟漪,竟映出同心树开花的模样——粉白的花瓣间,藏着青、白、金、红四种花蕊,正是三界灵脉的颜色。
“多谢诸位。”摆渡人深深一揖,身影渐渐与河水相融,“从此幽冥河与三界灵脉相生相护,再无戾气作祟。若往后遇着跨不过的河,只需点亮此灯,我自会来渡。”
雾气重新漫起,却不再是浓得化不开的墨,而是带着淡淡的光晕,像一层温柔的纱。林恩灿握着羊角灯,灯身的符文与同心树的纹路渐渐重合,仿佛成了连通三界与幽冥的信物。
回程的路上,灵昀一直捧着灯,狐尾小心翼翼地护住火焰:“以后咱们济世堂,不仅能治活人的病,还能照见魂灵的路呢。”
灵骁笑着捶他一拳:“先学好你的草药再说。昨天还把‘凝露草’当‘玄冰草’给病人熬了汤。”
“那是失误!”灵昀不服气地反驳,却把灯抱得更紧了。
林恩灿望着天边泛起的鱼肚白,觉得这幽冥河畔的一夜,像是一场漫长的梦,却又真实得刻骨。他忽然明白,守护从来没有尽头,无论是生界的灵脉,还是冥界的魂途,只要心中的灯不灭,同心的念不散,这条路就会一直向前,通向所有需要被照亮的地方。
当第一缕阳光洒向济世堂的药圃,那棵同心树的枝头,悄然绽放了一朵粉白的花。林恩灿推开院门时,正看见灵澈蹲在树下,白衫沾着晨露,指尖轻触花瓣,笑得温柔。
“回来了?”灵澈抬头,目光落在他手中的羊角灯上,“这灯……好温暖。”
林恩灿将灯放在树旁,灯光与晨光交织,在花瓣上投下细碎的光斑。他知道,这盏灯,这棵树,这些人,会像此刻的阳光一样,照亮每一个平凡或不凡的日子,让三界的灵脉与魂途,都在这份温暖里,生生不息,岁岁长安。
羊角灯被安置在同心树的树洞里,日夜散发着柔和的光晕。灵澈在树洞周围种了圈“照夜白”,花瓣在夜里会透出微光,与灯光相映,倒像给树系了条发光的腰带。
这日清晨,有个衣衫褴褛的老妪拄着拐杖来到济世堂,手里紧紧攥着块褪色的帕子,帕子上绣着半朵月心草。“先生,”她声音嘶哑,“能帮我找找……找个魂吗?我儿十年前在燕山守灵脉,没回来,我总觉得他还在那儿徘徊。”
林恩灿认出那半朵月心草——是当年燕山守将麾下士兵的信物,另一半由家人保管。他取出羊角灯,灯芯的金光轻轻摇曳:“老丈,我陪您去趟燕山。”
灵昀自告奋勇跟着去,狐尾上还缠着灵澈新编的草绳:“我的鼻子能闻见魂体的气息,说不定能帮上忙。”
燕山灵脉枢纽的石碑旁,风带着刺骨的寒意。老妪颤巍巍地展开帕子,对着石碑轻声唤:“阿禾,娘来接你了……”
羊角灯的光投向石碑后的阴影,那里果然蜷缩着道模糊的虚影,穿着残破的铠甲,手里握着半截断矛。虚影听到呼唤,身体猛地一颤,却迟迟不肯上前,似是被什么缚住了脚步。
“他被当年的煞气缠上了。”灵昀凑近闻了闻,狐鼻皱成一团,“煞气里有他的执念,总觉得没守好灵脉,愧对家人。”
林恩灿举起灯,金光中映出这些年燕山灵脉的变化——加固的结界、繁茂的草木、往来巡查的修士,还有山下安宁的村落。“阿禾,”他轻声道,“你看,你守的灵脉安稳了,百姓也平安了。”
虚影望着灯中的景象,铠甲上的煞气渐渐消散。当看到老妪手中的半朵月心草,他忽然“扑通”一声跪下,朝着老妪的方向重重叩首,化作道白光融入灯中,与帕子上的月心草虚影合二为一。
老妪捧着帕子,泪水落在帕上,那半朵月心草竟在泪水中变得完整,泛着淡淡的光。“谢谢先生,”她深深一揖,“他走得安心了。”
回程时,灵昀看着灯中那点白光,忽然道:“原来魂灵最怕的,不是戾气,是牵挂没处放。”
林恩灿点头,想起幽冥河畔那些被灯光照亮的魂体。他们或许是战士、是药童、是祭司,身份各异,却都带着未竟的牵挂,而解开牵挂的钥匙,从来都藏在生者的思念与守护里。
济世堂的羊角灯渐渐有了名气,时常有人来求它指引魂途。有归墟的星官来寻百年前陨落的星舰 crew(船员),灯中映出星海的坐标,让漂泊的魂灵找到归墟的方向;有西漠的巫族少女来寻被沙暴卷走的兄长,灯光穿透沙丘,照见埋在沙下的信物,让魂灵循着信物的气息回到部族。
灵骁见灯油消耗得快,便去归墟讨了些新凝结的星砂,又去西漠取了些灵沙,和林牧一起炼制成新的灯油,储存在灵澈特制的玉罐里,罐口贴着张字条:“三界魂途,一盏灯明。”
这夜,林恩灿坐在同心树下,看着羊角灯的光透过树叶,在地上织出细碎的网。摆渡人的身影忽然在光晕中显形,手里的木桨上挂着串魂珠,每颗珠子里都藏着道安宁的魂灵。
“这些是三界游离的孤魂,”摆渡人将魂珠放在灯旁,“有了这盏灯,他们再也不会迷路了。”
林恩灿望着那些魂珠,忽然明白,他们早已不止是灵脉的守护者。从青丘的月华到归墟的星,从西漠的沙到人间的泉,从生界的灵脉到冥界的魂途,他们用同心之力,织成了一张跨越生死的网,让每一份守护都有始有终,让每一份牵挂都有处可依。
风穿过济世堂的院子,灯影摇晃,树影婆娑,像一首无声的歌谣。林恩灿知道,只要这盏灯还亮着,这棵树还在长着,身边的人还守着,这份跨越三界、连通生死的守护,就会永远继续下去,在岁月里酿成最醇厚的温暖,照亮每一段归途,守护每一寸人间。
羊角灯的名声渐渐传开,连幽冥河畔的摆渡人也时常来借灯引路。这日,摆渡人带来个特殊的魂灵——是位百年前守护西漠灵脉的老巫祝,魂体被沙暴戾气缠了太久,几乎看不清轮廓。
“她在等一个承诺。”摆渡人声音低沉,“当年她以本命精血加固沙障,临终前跟族人说,等沙障能挡住百年风沙,就烧片胡杨林告慰她。可后来族人流散,这事早没人记得了。”
林恩灿提着羊角灯,带着老巫祝的魂灵往西漠去。灵昀跟在旁边,狐尾扫过沙丘,竟惊起一串沉睡的胡杨种子。“你看!”灵昀指着远处,“那片沙障还在!比当年更结实了!”
果然,连绵的沙障上长满了耐旱的沙棘,风过时只扬起细沙,再难掀起狂涛。林恩灿点亮羊角灯,灯光照向沙障深处,那里竟藏着片小小的胡杨林,是近些年族人回来补种的。
“老巫祝,你看,”林恩灿轻声道,“沙障守住了,胡杨也活了,你的承诺,族人没忘。”
老巫祝的魂体在灯光中渐渐清晰,她抬手抚过沙障上的沙棘,又望向那片胡杨林,忽然笑了,化作点点金光融入沙中。沙障上的沙棘仿佛瞬间拔高寸许,叶片上凝着的露珠,在阳光下闪得像星星。
回程时,灵昀数着灯里新增的光点:“现在灯里都快藏满魂灵了,像把星星装进了灯里。”
林恩灿笑着点头,忽然发现同心树的枝桠上,不知何时停了只青鸟,正衔着片胡杨叶,叶片上还沾着西漠的细沙。青鸟见他们看来,振翅飞向天际,嘴里的叶片飘落,正好落在羊角灯上,化作层淡淡的青辉。
这以后,常有各地的信使带着信物来求灯:南溟的渔人来寻被海浪卷走的父亲,灯光照亮了沉船旁的珊瑚礁,魂灵循着渔网的气息浮出水面;东海的鲛人来寻失散的姐妹,灯光穿透海水,照见藏在珍珠贝里的信物,让姐妹魂灵在贝光中相认。
羊角灯的光越来越亮,连同心树的枝叶都染上了层柔光。灵澈用灵髓玉罐新炼了灯油,林牧在灯座上刻了圈新的符文,灵骁则给灯加了个防风的铜罩,上面錾着各族的图腾——青丘的狐纹、归墟的星图、西漠的巫纹、人间的稻穗。
这夜,三界的灵脉同时亮起微光,从青丘的月华到归墟的星核,从西漠的沙障到人间的田埂,连成一片璀璨的光网。林恩灿站在同心树下,看着羊角灯的光与那片光网交相辉映,忽然明白:所谓守护,从不是一人一事的坚持,而是千万人的牵挂与记得,是生者与逝者的默契相守,是三界万物在时光里,共同织就的那片温暖星河。
灯影里,众人的笑声混着风穿过树叶的轻响,像首永远唱不完的歌。而那盏灯,就这么亮着,在岁月里流转,照亮一程又一程归途,温暖一片又一片人间。
岁月流转,羊角灯的光从未熄灭。不知从何时起,三界的孩童都听过这样一个传说:只要心怀牵挂,无论走多远,那盏灯总会为你照亮归途。
这年春天,归墟的星舰带回了一批沉睡在星海深处的魂灵——那是千年前进军域外的远征军,星舰失事时,他们的魂灵被星尘裹挟,在宇宙中漂泊了太久。摆渡人将他们引到济世堂,羊角灯的光一照,星尘凝结的戾气瞬间消散,魂灵们看清了眼前的同心树,看清了树下围坐的众人,忽然齐齐跪下,铠甲碰撞的脆响里,带着跨越千年的哽咽。
“我等……回来了。”为首的将领声音颤抖,手中的断剑映着灯光,“当年许下的诺言,说要护三界安宁,原来……真的做到了。”
林恩灿扶起他,指着窗外:“你看,人间烟火旺盛,归墟星轨安稳,西漠沙障常绿,青丘灵脉绵延……这都是你们的功劳。”
将领望着灯中那些熟悉的光点——有他当年并肩的袍泽,有后来守护灵脉的修士,还有无数不知名的魂灵,忽然笑了,化作一道流光融入灯中。其余魂灵也一一拜别,化作光点汇入光海,羊角灯的光越发温润,像把揉碎的星辰装在了里面。
灵昀趴在灯旁打盹,尾巴尖随着灯光轻轻摇晃。灵骁正和林牧琢磨着新的灯油配方,灵澈则在灯下翻看《三界灵脉志》,新添的字迹里,记满了这些年守护的故事。林恩灿坐在同心树下,看着灯光透过树叶在地上画出的光斑,忽然听见远处传来新的脚步声——那是背着行囊的旅人,是抱着信物的族人,是带着期盼的魂灵,他们朝着这盏灯走来,也朝着这片被守护的人间走来。
风过时,同心树的叶子沙沙作响,像是在应和着那句流传越来越广的话:
“只要这盏灯还亮着,三界就永远有归途,人间就永远有温暖。”
而那盏灯,就这么亮着,亮过岁月,亮过星辰,亮在每一个需要守护的瞬间里。
多年以后,林恩灿已是满头华发,却仍习惯在傍晚时分坐在同心树下,看着那盏羊角灯在暮色中亮起。灯里的光点密密麻麻,像把整个星空都收了进来——那是无数魂灵的安宁,也是三界守护的印记。
灵昀的狐尾已添了些灰白,却依旧喜欢绕着灯座打转,偶尔还能闻出哪个光点是当年西漠的巫祝,哪个属于归墟的星舰船员。灵骁的斧头磨得发亮,正给新来的年轻弟子演示如何锻造防风铜罩,铜罩上的各族图腾被他錾得愈发清晰。林牧的丹炉旁堆着新采的灵草,他总说:“灯油得常换,就像守护的心思,不能偷懒。”灵澈的医案写满了几大箱,其中最厚的一本,记的全是与灯相关的故事,字迹温润,一如他初见时的模样。
这日,青丘的小狐狸、归墟的星官、西漠的巫族少年、人间的孩童,捧着各自的信物聚到树下——有青丘的月华石,有归墟的星砂,有西漠的沙棘果,有人间的稻穗。他们要为羊角灯添新的灯油,就像当年林恩灿他们做的那样。
林恩灿颤巍巍地提起灯,将新炼的灵髓灯油缓缓注入。灯光骤然亮了几分,穿透夜幕,与三界的灵脉光网连成一片。远处,幽冥河畔的摆渡人抬头一笑,将最后一串魂珠送往轮回;近处,同心树的枝叶沙沙作响,落下几片带着金光的叶子,像是时光的馈赠。
“爷爷,这灯要亮到什么时候呀?”人间的孩童仰着小脸问。
林恩灿望着灯中流转的光点,又看了看身边笑眼盈盈的伙伴,轻声说:“只要有人记得牵挂,有人愿意守护,它就会一直亮下去。”
话音落时,灯中的光点忽然齐齐闪烁,像在应和。风穿过三界,带着青丘的花香、归墟的星光、西漠的沙响、人间的烟火,温柔地拂过每一寸土地。
这便是结局了——不是终点,而是无数个开始。守护的故事在时光里轮回,温暖的灯火照亮一程又一程归途,而那些关于爱与牵挂的印记,早已刻进三界的骨血里,生生不息,岁岁年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