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10章 穿书双胞胎日常生活2(2 / 2)

加入书签

宴会上,南宫泽果然成了焦点。有位将军的儿子故意刁难他,问:“如今北月国在边境囤积兵力,若是你,会如何应对?”

南宫泽没有丝毫慌乱,从容地说:“北月国擅长骑兵,却不擅长水战。我们可以在边境的河流旁布防,再派少量士兵骚扰他们的粮草运输,让他们首尾不能相顾。同时,派使者去北月国,晓以利弊,让他们知道开战对两国都没有好处。”

这番话条理清晰,连在场的几位老将军都点头称赞,那位将军的儿子也不得不服。

而南宫雪的《百草图》更是惊艳了众人。图上画了一百种草药,每种草药旁边都标注了名称、功效和生长环境,笔触细腻,色彩清新。皇后看了,忍不住赞叹:“雪儿这孩子,不仅心细,还这么有爱心,将来一定是个能救死扶伤的好姑娘。”

宴会结束后,南宫墨牵着两个孩子的手,脸上满是骄傲。傅言清走在他身边,轻声说:“他们长大了,有自己的想法和追求了。”

南宫墨侧头看向她,眼神温柔:“这都是你的功劳,言清。若不是你一直引导他们,他们也不会找到自己喜欢的方向。”

其实,在孩子们成长的这五年里,傅言清和南宫墨的感情也早已水到渠成。旱灾过后,南宫墨就向御史府求了亲,风风光光地将傅言清娶进了侯府,成为了真正的侯夫人。婚后的日子,没有轰轰烈烈,却满是温馨——清晨,他们会一起陪孩子们晨读;午后,傅言清会帮南宫墨处理公务,南宫墨则会陪傅言清在花园里散步;晚上,一家人围坐在桌旁,听孩子们讲一天的趣事,偶尔还会一起赏月、听琴。

傅言清时常会想起当初系统出错,意外来到这个世界的日子。那时的她,以为这只是一场短暂的任务,却没想到,这里会成为她的家,会有这么多值得她珍惜的人。

时光荏苒,又是十年过去。南宫泽和南宫雪都已长成了二十五岁的青年才俊,各自在自己的领域里闯出了一片天地。

南宫泽继承了南宫墨的衣钵,十八岁那年就主动请缨去了边境,成为了最年轻的将领。他不像其他将领那样崇尚武力,反而更注重“不战而屈人之兵”,常常通过外交手段化解边境的冲突。有一次,北月国的骑兵在边境骚扰百姓,南宫泽没有立刻派兵反击,而是亲自去了北月国的军营,与北月国的将领谈判。

他带去了两样东西:一是边境百姓因骚扰而流离失所的画像,二是大靖与北月国多年前签订的和平协议。“将军,”南宫泽语气平静却坚定,“我们两国世代相邻,和平相处才能让百姓安居乐业。若是开战,不仅会有无数士兵战死,还会让两国的百姓陷入苦难,这难道是将军想看到的吗?”

北月国的将领看着画像上百姓的惨状,又想起当年北月公主带回的“农庄趣事”小书,最终同意撤军,并与大靖重新签订了和平协议。

从此,南宫泽在边境名声大噪,不仅大靖的百姓爱戴他,连北月国的百姓都知道,大靖有位“仁将”南宫泽,会为了两国的和平着想。他很少回家,却会经常给家里写信,信里会详细描述边境的情况,会问傅言清和南宫墨的身体,会叮嘱妹妹南宫雪注意休息,不要太劳累。

南宫雪则成了京城里有名的女医。她没有留在侯府,而是在京城开了一家“济世堂”,专门为百姓看病,尤其是穷苦人家,她不仅不收诊费,还会免费送药。她的医术高超,很多疑难杂症,连宫里的太医都束手无策,她却能找到治疗的方法。

有一年,京城里爆发了一场瘟疫,很多百姓染病去世,人心惶惶。南宫雪立刻关闭了“济世堂”,带着药童去了瘟疫最严重的区域,日夜不停地救治病人。她根据自己多年的经验,配制出了预防和治疗瘟疫的药方,还教会了百姓如何消毒、隔离,防止瘟疫扩散。

傅言清担心她的安全,多次派人去劝她回来,她却在信里说:“母亲,我是一名医者,救死扶伤是我的责任。若是我退缩了,那些染病的百姓怎么办?您放心,我会照顾好自己,等瘟疫结束,我就回家陪您和父亲。”

最终,在南宫雪和其他医者的努力下,瘟疫很快就被控制住了。百姓们为了感谢她,在“济世堂”门口立了一块“仁心济世”的牌匾,每次她经过,百姓们都会热情地跟她打招呼,像对待亲人一样。

除了行医,南宫雪还没有忘记自己的爱好——画画。她游历了大靖的名山大川,画了一本《大靖百草图》,里面收录了上千种草药,每种草药都配有详细的文字说明和精美的图画,还记录了不同地区的风土人情。这本书后来被朝廷定为太医院的教材,帮助了无数学习医术的人。

而傅言清和南宫墨,也在这十年里,享受着平静而幸福的生活。南宫墨早已不再处理朝堂的琐事,将兵权交给了南宫泽信任的副将,自己则和傅言清一起,游历了大靖的很多地方——他们去了滇南的火山群,看了喷发后的火山岩上长出的新绿;去了黄土高原的塬上村,喝了老阿爷亲手煮的小米粥;去了溪村,看了清澈的溪水依旧潺潺流淌;还去了边境,看了南宫泽守护的土地上,百姓们安居乐业的景象。

在边境的时候,一家人难得团聚。南宫泽特意调了几天假,带着父母和妹妹去了边境的草原。晚上,他们围坐在篝火旁,南宫泽讲着边境的趣事,南宫雪弹着琴,傅言清和南宫墨看着孩子们,脸上满是欣慰的笑容。

“父亲,母亲,”南宫雪突然开口,“我有件事想跟你们说。”

傅言清和南宫墨对视一眼,笑着说:“你说吧,我们听着呢。”

“我认识了一个人,他是太医院的院判,叫苏文轩,”南宫雪的脸颊微微泛红,“他也是个喜欢草药的人,我们经常一起讨论医术,我觉得……我想和他在一起。”

南宫墨和傅言清都笑了——他们早就知道苏文轩的存在,苏文轩不仅医术高明,人品也很好,对南宫雪更是体贴入微。

“只要你喜欢,我们就支持你,”傅言清拉着南宫雪的手,温柔地说,“不过,提亲的事情,得让你父亲去办,不能委屈了你。”

没过多久,南宫墨就亲自去了太医院,向苏文轩的父母提亲。苏家人早就听说了南宫雪的名声,对这门亲事自然是求之不得。婚礼办得很热闹,京城里的百姓都来祝贺,连北月国的公主都派人送来了贺礼——是一对用北月特产的宝石雕刻而成的草药,寓意着“百年好合,仁心永存”。

婚后,南宫雪依旧经营着“济世堂”,苏文轩则经常来帮她,夫妻俩一起救治病人,一起研究草药,日子过得温馨而充实。两年后,南宫雪生下了一个女儿,眉眼间像极了她,小小的手攥着一片薄荷叶子,可爱极了。傅言清和南宫墨第一次当祖父母,高兴得合不拢嘴,南宫泽也特意从边境赶回来,给侄女取名“苏念泽”,希望她能像舅舅一样,有一颗守护他人的心。

而南宫泽,也在三十岁那年,遇到了自己喜欢的人。对方是一位随军的女医,叫林薇,在一次边境冲突中,她不顾危险,冲进战场救治伤员,正好被南宫泽看到。南宫泽被她的勇敢和善良打动,主动追求她。林薇也欣赏南宫泽的仁厚和担当,很快就答应了他的追求。

他们的婚礼办得很简单,就在边境的军营里,将士们一起为他们祝福。傅言清和南宫墨特意去了边境,看着儿子穿着军装,牵着林薇的手,傅言清忍不住红了眼眶:“我们的泽泽,终于也有自己的家了。”

南宫墨轻轻拍着她的背,笑着说:“孩子们都长大了,我们也该好好享受自己的生活了。”

婚后,林薇继续留在军营当女医,南宫泽则依旧守护着边境。夫妻俩虽然忙碌,却很恩爱,经常一起巡查边境,一起救治受伤的士兵和百姓。三年后,他们生下了一个儿子,南宫泽给儿子取名“南宫承安”,希望他能继承自己的志向,守护大靖的安宁。

如今,傅言清和南宫墨已经年过五十,却依旧精神矍铄。他们不再四处游历,而是回到了镇北侯府,每天种种花、养养草,偶尔看看孙辈,听听孩子们讲各自的生活。庭院里的石榴树依旧枝繁叶茂,每年盛夏,依旧会缀满红火的花,像极了他们这一路走来,温暖而幸福的生活。

傅言清时常会坐在石榴树下,手里拿着一本泛黄的“农庄趣事”小书,那是当年南宫泽和南宫雪亲手画的。她看着书里稚嫩的图画,想起孩子们从小到大的点点滴滴,想起自己和南宫墨相遇、相知、相爱的过程,心里满是温暖。

她知道,当年系统的那个“小错误”,其实是命运最好的安排.这个原本陌生的世界,因为有了南宫墨,有了南宫泽和南宫雪,有了这些可爱的家人,变成了她一生中最温暖的归宿。而这份温暖,还会继续传承下去,像庭院里的石榴树一样,年复一年,生生不息。

南宫泽和南宫雪的成长路上,从不缺并肩同行的伙伴。那些年少时相识的朋友,如同散落在时光里的星辰,虽各自奔赴不同的人生轨迹,却始终与他们保持着温暖的联结,在岁月长河里书写着属于彼此的故事。

南宫泽在边境军营里最要好的朋友,当属陆承宇和萧策。三人相识于少年时的骑射场,彼时陆承宇是吏部尚书家的公子,性子爽朗,骑射功夫了得;萧策则是将军府的小儿子,沉默寡言,却在兵法上有着惊人的天赋。年少时的他们,常一起在侯府的庭院里练剑,在京郊的草原上赛马,也曾为了争论“兵法与武力哪个更重要”吵得面红耳赤。

陆承宇自小就对经商有着浓厚的兴趣,不喜朝堂的尔虞我诈。十八岁那年,他拒绝了父亲安排的仕途,带着自己攒下的银两,去了江南水乡,开了一家绸缎庄。起初,绸缎庄的生意并不好,江南的绸缎商大多欺生,故意压低价格,抢夺客源。陆承宇没有气馁,他亲自去蚕桑产地挑选最好的蚕丝,请来了京城里最好的织工,还根据江南女子的喜好,设计出了许多新颖的花纹——有仿照西湖烟雨的“烟雨纹”,有借鉴苏州园林的“园林纹”,很快就打响了名声。

不到五年,陆承宇的绸缎庄就开遍了江南,还将生意做到了海外,成了大靖有名的“江南商王”。他在苏州买下了一座园林,取名“承泽园”,园内种满了南宫泽最喜欢的松柏,每次南宫泽回京城路过苏州,都会去园子里小住几日,两人一起喝酒、下棋,聊边境的战事,聊江南的趣事。

陆承宇二十五岁那年,在一次绸缎交易会上,遇到了江南织造府的千金沈知意。沈知意不仅精通织绣,还对经商有着独到的见解,两人一见如故,很快就坠入了爱河。婚礼办得格外热闹,陆承宇特意从海外运回了许多奇珍异宝,装点新房,还邀请了南宫泽和南宫雪前来观礼。

婚后的陆承宇,并没有因为婚姻而放弃事业,反而和沈知意一起,将绸缎庄的生意做得更大。沈知意设计的“并蒂莲纹”绸缎,成了京城贵妇们争相追捧的时尚,甚至连宫里的皇后都派人来采购。更让人惊喜的是,婚后第三年,沈知意一胎生下了一对龙凤胎,男孩取名陆明泽,女孩取名陆明雪,名字里都带着“泽”和“雪”,足见他对南宫泽兄妹的情谊。

陆明泽继承了父亲的经商头脑,从小就跟着陆承宇打理生意,十岁时就能独自谈成一笔小生意;陆明雪则像母亲一样,对织绣有着浓厚的兴趣,十二岁时设计的“蝶戏花”纹,就被收录进了江南织绣名录。每次南宫泽带着南宫承安去苏州,陆明泽都会拉着南宫承安去绸缎庄“实习”,教他如何辨别蚕丝的好坏;陆明雪则会和南宫承安一起,在园子里画画,偶尔还会教他织一些简单的小物件。

而萧策,则选择了和南宫泽相似的道路。他自小就崇拜父亲在战场上的英姿,长大后如愿加入了军营,成了南宫泽最得力的副将。萧策打仗勇猛,却从不鲁莽,每次作战前,都会和南宫泽一起分析战局,制定详细的作战计划。在一次对抗北月国的战役中,萧策率领少量士兵,绕到敌军后方,烧毁了敌军的粮草,为大靖军队的胜利立下了汗马功劳。

萧策的性格虽然沉默寡言,却有着一颗细腻的心。他在军营里认识了一位叫柳如眉的女子,柳如眉是随军医生的女儿,父亲去世后,她便留在军营里帮忙,不仅会包扎伤口,还会给士兵们熬制汤药。萧策每次受伤,柳如眉都会细心地为他处理伤口,久而久之,两人就产生了感情。

萧策的求婚简单却真诚。他在一次战役胜利后,当着全体士兵的面,单膝跪地,将自己在战场上缴获的一把匕首递给柳如眉:“如眉,我不善言辞,却想一辈子保护你。这把匕首,陪我走过了很多战场,现在我把它交给你,以后我就是你的‘匕首’,为你遮风挡雨。”

柳如眉含泪答应了他的求婚。他们的婚礼在军营里举行,没有华丽的装饰,却有着最真挚的祝福。婚后,柳如眉继续留在军营里当医生,萧策则依旧和南宫泽一起守护边境。让人意想不到的是,柳如眉在婚后第五年,一胎生下了三胞胎,三个都是男孩,分别取名萧守疆、萧守国、萧守家,寓意着“守护边疆、守护国家、守护家庭”。

三个孩子长大后,都继承了父亲的志向,加入了军营。萧守疆成了一名骑兵将领,萧守国擅长谋略,成了军营里的军师,萧守家则像母亲一样,成了一名随军医生。每次南宫泽和萧策一起巡查边境,身后总会跟着六个半大的孩子——南宫承安和萧家三兄弟,还有陆明泽偶尔从江南赶来凑热闹,六个孩子骑着小马,在草原上奔驰,成了边境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南宫雪在行医和画画的路上,也有两位志同道合的挚友——苏婉清和林梦瑶。苏婉清是太医院院判苏文轩的妹妹,也是南宫雪后来的小姑子,两人相识于太医院的药库,彼时苏婉清跟着哥哥学习医术,南宫雪则来太医院查阅草药典籍,两人因为对草药的共同热爱,很快就成了无话不谈的朋友。

苏婉清的性格温柔娴静,却在医术上有着惊人的天赋。她尤其擅长儿科,京城里很多百姓家的孩子生病,都会来找她诊治。苏婉清看病时,总是很有耐心,会温柔地哄着哭闹的孩子,还会给他们准备甜甜的糖果,孩子们都喜欢叫她“苏姐姐”。

苏婉清二十五岁那年,在一次义诊中,遇到了一位叫顾言琛的书生。顾言琛是个寒门学子,却有着一颗善良的心,经常免费给百姓们写书信、读告示。那天,顾言琛因为帮助一位生病的老人,不小心淋了雨,发起了高烧,苏婉清见状,立刻给他诊治,还把他带回了自己的住处,悉心照料。

顾言琛康复后,对苏婉清心生爱慕,开始主动追求她。他每天都会给苏婉清送一束新鲜的草药,有时是薄荷,有时是金银花,还会给她写诗,赞美她的仁心。苏婉清被他的真诚打动,最终答应了他的求婚。

婚后,顾言琛考取了功名,成了一名地方官。他在任上清正廉洁,经常和苏婉清一起举办义诊,帮助当地的百姓。苏婉清则在当地开了一家儿科诊所,每天都有很多百姓带着孩子来求医。婚后第四年,苏婉清生下了一对双胞胎女儿,取名顾念雪和顾念清,名字里分别带着“雪”和“清”,象征着她和南宫雪的友谊。

顾念雪和顾念清长大后,都继承了母亲的医术,顾念雪擅长儿科,顾念清则擅长妇科,两人一起在地方上开了一家诊所,继续着母亲的事业。每次南宫雪去地方上义诊,都会去看望她们,三人一起讨论医术,分享行医过程中的趣事,有时还会一起画草药图,日子过得充实而快乐。

而林梦瑶,则是南宫雪在画画时认识的朋友。林梦瑶是京城有名的画家林之远的女儿,擅长画山水,她的画作风格豪放,却又不失细腻,和南宫雪的草药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两人相识于一次书画展,南宫雪被林梦瑶的山水画吸引,林梦瑶则对南宫雪的草药画产生了兴趣,两人一见如故,很快就成了挚友。

林梦瑶的性格洒脱不羁,不喜被束缚。她年轻时曾游历过大靖的名山大川,将沿途的风景都画进了自己的画作里。她的画作《江山万里图》,曾被朝廷收藏,成了大靖书画史上的经典之作。

林梦瑶三十岁那年,在一次游历中,遇到了一位叫江远航的商人。江远航是做茶叶生意的,经常往返于大靖和西域之间,见多识广,性格开朗。两人在一次茶馆的书画拍卖会上相遇,江远航被林梦瑶的画作吸引,主动上前搭讪,两人聊得十分投机。

江远航的追求方式很特别,他每次去西域,都会给林梦瑶带回当地的特产和颜料,还会给她讲西域的风土人情,鼓励她去西域写生。林梦瑶被他的真诚和热情打动,最终答应了他的求婚。

婚后,林梦瑶并没有放弃自己的绘画事业,反而和江远航一起,游历了更多的地方。江远航的茶叶生意也因为林梦瑶的画作而变得更加红火——他将林梦瑶的画作印在茶叶的包装上,成了大靖有名的“书画茶”,深受百姓的喜爱。婚后第五年,林梦瑶生下了一个儿子,取名江墨染,寓意着“笔墨丹青,染尽江山”。

江墨染长大后,继承了母亲的绘画天赋,擅长画人物,他的画作《市井图》,生动地描绘了京城百姓的生活场景,成了当时最受欢迎的画作之一。每次南宫雪举办书画展,江墨染都会送来自己的作品,有时还会和南宫雪一起,带着各自的孩子去京郊写生,孩子们在一旁玩耍,他们则在画板上描绘着眼前的美景,岁月静好,温馨而惬意。

如今,南宫泽和南宫雪都已年过四十,他们的朋友也都有了自己幸福的家庭和事业。每年的春节,他们都会带着家人回到镇北侯府,一起团聚。侯府的庭院里,挤满了大大小小的身影——南宫泽一家、南宫雪一家,还有陆承宇、萧策、苏婉清、林梦瑶各自的家人,加起来足足有三十多口人。

除夕夜的团圆饭,摆满了整整三张桌子。桌上的菜肴丰富多样,有陆承宇从江南带来的糖醋鱼,有萧策从边境带来的烤羊肉,有苏婉清亲手做的药膳,还有林梦瑶从西域带来的葡萄干和核桃。孩子们围坐在一张小桌子旁,叽叽喳喳地讨论着自己一年来的趣事,偶尔还会因为一块糖果争得面红耳赤,却很快又和好如初。

饭后,大人们围坐在客厅里,喝茶、聊天,回忆着年少时的往事。陆承宇笑着说:“还记得当年我们在骑射场比赛,泽泽你输给了我,还不服气,非要再比一场,结果摔了个狗啃泥。”

南宫泽也笑着反驳:“你还好意思说,后来你经商遇到困难,是谁让父亲给你写信,帮你打通了江南的人脉?”

萧策则在一旁默默笑着,柳如眉靠在他身边,轻声说:“当年你非要去军营,我还担心你照顾不好自己,没想到你不仅成了将军,还找到了这么多好朋友。”

苏婉清和南宫雪则在一旁聊着孩子们的近况,苏婉清说:“念雪和念清最近在研究一种新的儿科药方,效果还不错,等下次义诊,我们一起去试试。”

林梦瑶则拿出自己新画的《全家福》,画里有三十多个人,每个人的表情都栩栩如生,她说:“这是我特意为我们大家画的,以后每年我们都画一张,记录下我们的团圆时光。”

孩子们则在庭院里放烟花,南宫承安带着萧家三兄弟和陆明泽,一起点燃了烟花筒。绚烂的烟花在夜空中绽放,照亮了每个人的笑脸。南宫雪的女儿苏念泽,拉着顾念雪和顾念清的手,在庭院里跳着舞,江墨染则拿着画板,将这温馨的一幕画了下来。

傅言清和南宫墨坐在窗边,看着眼前的热闹景象,心里满是温暖。傅言清靠在南宫墨的肩膀上,轻声说:“真没想到,我们的孩子们能有这么好的朋友,还能一起走到现在。”

南宫墨紧紧握着她的手,笑着说:“这都是因为他们继承了你的善良和真诚,才能交到这么好的朋友。以后,我们的孙辈,也会像他们一样,互相扶持,互相陪伴,将这份情谊一直传承下去。”

夜色渐深,团圆的笑声却依旧在侯府的庭院里回荡。庭院里的石榴树,经历了几十年的风雨,依旧枝繁叶茂,每年盛夏,都会缀满红火的花,像极了他们这一路走来,温暖而深厚的情谊。

傅言清知道,这份情谊,不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褪色,反而会像陈年的美酒,越品越香。它会在一代又一代的人之间传承,见证着他们的成长、他们的幸福、他们的守护,也见证着这个国家的安宁与繁荣。而她和南宫墨,还有他们的朋友们,会在这份情谊的陪伴下,安享晚年,看着孩子们幸福,看着孙辈成长,看着这份温暖,永远延续下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