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洞房花烛夜(1 / 2)
披着红盖头、内里一脸娇羞地韩雨晴坐在婚房内的床上,在县财政局工作的金春妮坐在她旁边的椅子上,陪着她聊天。
此前孙默已经在宾客们的观礼中,一路抱着韩雨晴走回了位于招待所后院的婚房。不等两个人说几句悄悄话,孙默就被几位泼辣地大嫂子拉回了前院大厅里的婚宴现场。怕韩雨晴一个人孤单,只能在临走之前,让金春妮留在婚房里陪伴她。
对于孙叔的吩咐,金春妮乐意之至。她终于等到机会同新娘子待在一起,与其到大厅里和一帮爷们儿喝酒应酬,还不如就在这里陪着新娘子呢。
韩雨晴这位孙叔传说中的小媳妇,她可是闻名已久。想起几年前刚刚和孙县长认识的时候,吃着商品粮、每个月有上百块工资收入的孙默,在村里可是个香饽饽。
假如能嫁给当时还落魄地孙县长这个大干部,是村里多少姑娘们不敢说出口的期待。只不过当时的孙叔人比较低调,平时不显山不露水,话也不多,村里的姑娘不好意思接近他。
后来传出了孙叔东山再起,要回城里的消息,偷偷对孙叔肖想的小姑娘更多;那时候可不光是自己村里,正阳县城附近十里八村的媒婆几乎都来了。把孙叔身边围的水泄不通,恨不得吃了唐僧肉般,想将手里的姑娘塞给孙叔。
直到这个时候,被逼无奈地孙叔才开口说出,自己在省城有未婚妻的消息。这句话一出口,恰似一石激起千层浪,不知道有多少得知这个噩耗的漂亮姑娘们后悔自己下手晚了,懊恼地伤心落泪。
欢乐地时光总是分外美好,时间过得很快,等孙默再次返回婚房见到韩雨晴,已经是日上正午的光景了。
古人成亲和今人结婚的时间是有差别的,现在的习俗是要在中午之前接新娘子入门,以前却是截然相反。古人的婚等同于昏,顾名思义婚礼是在黄昏时刻举办;繁琐地仪式过后,等新娘子进门、天色已经昏暗,到了需要点亮红烛的时候。
虽然孙默的房间里,早有电灯等照明工具。可为了今天,陈书记特意准备了一对传统的龙凤呈祥红色蜡烛。闹洞房人多、天光大亮,孙默还不觉得有什么不同,可等来庆祝地宾客散去,房间里只留下新婚夫妻俩时,孙默才发现龙凤呈祥红蜡烛的巧妙。
婚宴进行到高潮,中午的天空忽然下起了大雨。当雨滴不断地垂落在街道上的送电线路上,颗颗恰似在五线谱上整齐排列的音符,又似晶莹闪亮地珠子在跳动。
坐在婚床上的韩雨晴听着雨珠滴落的声音,感受到房间里的光线变得越来越昏暗,只留下烛台那一对红烛的映像。
静静聆听窗外房檐雨珠滴落的声音,鼻子中不时嗅到秋日湿润地气息,韩雨晴的脑海里不由浮现出一幅生动的画面。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在她的胡思乱想中,雨越发下的大了,雨珠也越来越多,降落的速度自然也变的更加快捷。
西平县这儿的雨水,来得快去得也快。路上行人手里的伞,在莫端的变化中,自然也就成为了累赘。
等孙默回来的时候,刚刚还瓢泼的大雨,又迅速消逝。秋天的雨来的是那么快,走得也是那么急,正应了那句话:来时雨匆匆,去时雨迷离。
乖巧懂事的金春妮是个妙人,看到孙默走进房间,不用孙默开口说话,她马上起身出门,只留下新婚的夫妻俩人单独相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