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一个传说(1 / 2)

加入书签

一个传说

半乾坤穿着一身从未示人过的大红衣裙,满身璎珞珠宝婀娜媚态,气定神闲的的倚坐在榻上,帐外早已乱成了天,逃的逃死的死,只有徒弟凤于飞站在一旁也气定神闲的给半乾坤倒茶。

半乾坤道:“飞儿,不害怕吗?”

凤于飞一张娃娃脸天真的笑道:“师父在有什么好怕的。”

半乾坤道:“师父也保不了了。”

凤于飞双手撑着肉肉的脸悠闲的坐在半乾坤脚边道:“要是现在谁能送包糖来就好了。”

半乾坤笑着从袖子里掏出个小纸包稳稳的放在了凤于飞的头顶,凤于飞开心的低头将纸包落在手里。

半乾坤道:“飞儿你现在走可是还来的及。”

凤于飞一门心思将糖喂到嘴里随意的回道:“别处都不好玩儿。”

此时梅和带人进到营帐,半乾坤面带笑容以对,凤于飞擡头看了一眼也没动,半乾坤不慌不忙道:“再晚来会儿就好了,我这徒弟还没劝动。”

梅和将剑交给近卫,靠坐在椅子上:“我很好奇你为何突然与我合作,你与我想象的样貌很不一样。”

半乾坤饶有兴趣问道:“哪里不一样?”

梅和:“听韩昙描述你更像我南靖江南的温婉女子。”

半乾坤:“他是不是说我菩萨面容,蛇蝎心肠,知道我为何扮成这样?”

梅和:“愿闻其详。”

半乾坤:“因为男人都自负,聪明狠毒但是柔弱他们才容得下。”

“国师,很了解男人啊。”

半乾坤:“你不也是?文雅柔弱,阴狠毒辣。”

梅和笑道:“所以你我能合作,你好像很不想我来,又很想我来?”

半乾坤道:“那是,只有你来了,才说明北青完了,但我实在不想见你……”

“为何不想见我?”

半乾坤盯着梅和:“不想见便是不想见,没有为何。”

梅和无所谓的点点头问道:“我其实一直没有想明白。”

半乾坤道:“我为什么不自己做北青的王,然后拿下南靖,而却去扶持一个暴虐好色的蠢物?”

梅和道:“做这么多伤天害理的事,难道不是吗?”

半乾坤大笑几声,带着嘲讽:“谁要做你们人的主,你知道为什么最后是你进来吗?”

梅和道:“你这活好像这一切都在你的掌控里,包括我。”

半乾坤道:“要不然呢?凭你会算计这点本事就与你合作?那昏君死了你就能一直打到我面前?如果我不想,谁都做不了这事。”

梅和也不恼怒:“所以哪,你的目的是什么?”

半乾坤满意的笑道道:“现在发生的一切就是我的目的,我与你讲一个故事,你留我这个徒弟一命。”

梅和道:“想不到半乾坤也有发善心的时候,留她的命可以,那要看你的故事值不值得。”

半乾坤盯着梅和看了半晌,眼中带上一丝凄楚问道:“明知蛊毒无解,为何还与我合作?”

梅和道:“你很清楚,因走投无路。这世上万物相生相克,解药总会有的,即便没有可以禁。”

半乾坤笑道:“你们人啊,大多的灾难都源于,要的过多,又太过自信。”

梅和:“我们人?”

半乾坤没有回应梅和,呆望着帐顶,好像那帐顶飘到了天上一般,悠然的说道:“我与你讲个鬼神异说。你依然赢了,不会短这点空闲吧?”

梅和挑挑眉擡手道:“洗耳恭听。”

半乾坤:“你可知蚀骨海的来历?”

梅和:“传说是古战场,没有人活着出来过,当年经历过见过那场战争的人全部惨死。”

半乾坤似是而非点着头:“对了一半,是战场,但不是人间的战争。这世上有一座山名叫不寿山,上面住着无数妖怪精灵,不寿山上有一对灵石,相伴万年修成精灵,又过万年修成妖身,其中一只石妖统一不寿山成了妖王。不寿山与天庭两厢安好,并允许神妖通婚,妖王不想让自己的后人再做妖,便舍弃了相携万年的同伴,娶了天上的一位花神,可是好景不长,天上的一个神因为私愿堕了妖,蛊惑着不寿山的妖怪们反天,引发了神妖之战,妖王镇压不住反被连累,不寿山被天神灭了个干净,妖王的夫人花神被天庭问罪神形具散,妖王为了妻子与天抗,被打落在人界。”

梅和:“你的意思蚀骨海是神妖之战造成的?”

半乾坤没有回答,继续道:“花神身边有个小仙,拼尽修为聚齐花神元神碎片,逃往人界为花神立庙塑身,企图以人界供奉修复元神,怎料花神庙所在的地方被攻占,不仅毁了庙观,还逼迫当地的人们改信他神,眼看即将成形的元神再此散成碎片。

妖王坠落在灾祸之地,摔的粉碎,他奢望丢掉妖的身份,抛弃陪伴他数万年的同伴,去高攀一个神仙,哈哈哈哈……”

半乾坤凄婉的笑道:“最后害死他的就是神,而能救他的却是妖,神有神的法子妖有妖的法子,神向生,鬼向死,妖向祸。妖王的同伴找到了一种被神力击中过的黑虫,将妖王破碎的元神化入这些黑虫中,再让黑虫进入人的身体,等这个人死后他的灵魂就会被黑虫所用,积攒足够多的灵魂,就能重塑妖王的元神。蚀骨海其实并非人们想的那样可怕,只不过里面有妖王元神,进去的人都被黑虫啃食了而已,只要不接近那墓xue,除了瘆人些不会有危险,人因为无知而想象力丰富,因无能而自己吓自己。”

“你的意思花神庙曾在海城,现在的蛊虫是重塑妖王元神的黑虫?妖王元神就在蚀骨海?”梅和笑道:“你的故事很精彩,我答应你会保你徒儿一命,不过可惜我信因果报应,但从不信鬼神之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