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浮云图(肆)(1 / 2)
第五十二章:浮云图(肆)
Part Four:萍水因缘庐山聚
书接上回!
深秋的庐山,层林尽染。
朱耷离开青云谱已近一年。自那日江边画下白眼山羊,又被方丈慧明隐隐点破“羊”的隐喻后,一种无形的压力与莫名的牵引,让他再也无法安心于那方小小的囚笼。
他借口云游访道,拜别了方丈。方丈并未阻拦,只深深看了他一眼,递给他一个沉甸甸的小包裹,里面是历年卖画积攒的部分银钱和几锭上好的徽墨,低叹一声:
“羊要跑,圈是圈不住的。去吧,天地广大,好自为之。那‘羊’……莫要画得太勤。”
朱耷心头一热,深深稽首,转身没入茫茫江湖。
他一路向西,跋山涉水,心中只有一个模糊的方向——远离那是非之地,也仿佛被那画中的白眼牵引着,最终来到了这“匡庐奇秀甲天下”的庐山。
此刻,王夫之在湘西草堂接到一封密信,寥寥数语,却让他心头剧震。昔日抗清义士的名单泄露,清廷鹰犬已悄然南下,其中或有牵连他讲学内容“妄议时政、蛊惑人心”的由头。
船山虽隐,亦非净土。他当机立断,遣散了弟子门徒,只身带着简单行囊,乘一叶扁舟,沿湘江入鄱阳,也辗转登上了庐山。此地山高林密,洞壑幽深,是避祸的天然屏障。
而石涛自黄山遭遇白眼山羊真形后,心神不宁。那冰冷的白眼如同梦魇,时常浮现。他决定离开皖南,继续西行。
一路卖画,也一路听闻风声渐紧,朝廷似乎对前朝宗室及与之有牵连的文士加大了搜捕力度。他本能地朝着更偏僻、更险峻、更加人迹罕至的地方走,冥冥中,也踏入了庐山地界。
秋雨初霁,庐山南麓的开先瀑布声震如雷。
巨大的水练,从双剑峰顶轰然砸落下,坠入数十丈深的青玉峡龙潭,激起漫天水雾,在秋阳下折射出绚丽的虹彩。轰鸣的水声充塞天地,掩盖了世间一切杂音。
朱耷戴着斗笠,裹着一件半旧的灰布直裰,坐在龙潭边一块被水汽浸润得黝黑发亮的大石上。他面前支着一块简易画板,纸上墨迹淋漓,正在捕捉瀑布奔雷掣电般的气势和虹霓瞬息的华彩。
笔下山水,依旧是他特有的枯寂荒寒,但那倾泻的瀑布,却隐隐透出一股压抑不住的奔放与力量。
不远处,王夫之沿着湿滑的石径缓缓下行。他一身旅人装束,风尘仆仆,但腰背挺直,目光沉静地凝视着这天地伟力,似在体悟那“不舍昼夜”的逝者如斯。
瀑布的轰鸣,涤荡着他胸中的忧愤。
石涛则背着沉重的画囊,从另一侧陡峭的小径攀援下来,准备寻个更好的角度写生。他一眼就被那气势磅礴的瀑布和潭边作画的灰衣僧人吸引。
待走近些,看清那僧人笔下荒寒奇崛的笔意时,心头猛地一跳。
就在此时,异变陡生。
“哗啦!”、“咔嚓!”
潭边茂密的树林中,突然冲出七八个精悍的汉子。他们个个身着便装,动作迅捷,眼神锐利如鹰,腰间鼓鼓囊囊,显然藏着利器。
为首一人,面皮焦黄,目光阴鸷,正死死盯住潭边的朱耷和王夫之,厉声喝道:“朱耷!王夫之!吾等奉江西道台钧令,尔等前明余孽,妖言惑众,图谋不轨,还不束手就擒。”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