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比例尺上的釉色渐变(2 / 2)
赵环看着她拇指下的空白,忽然明白那些被他视为“误差允许范围”的空间,在她眼里竟是充满可能性的留白。他想起上周两人为卫生间墙面的拼贴争执:他坚持用CAD算出的精确排列,她却要保留手工拼贴的细微错位。“完美的秩序会呼吸吗?”她当时红着眼问他,像质问一件没有灵魂的陶器。
此刻他看着硫酸纸上那团洇开的青,忽然想去她的工作室看看。
凌晨两点的陶艺工作室,弥漫着石膏与窑火的气息。郭静打开窑炉的观察窗,橙红的火光立刻舔上两人的脸。里面正烧着一批试片,是她按他给的穹顶色值调的釉料。“看第三排左数第二块,”她指着一块瓷片,“加了0.1克铁料,色值降了2.3,刚好在你说的范围里。”
火光中,她的侧脸轮廓柔和,像他设计图里总留着的“安全距离”——那些看似多余的空间,实则是为了让建筑在时光里呼吸。赵环忽然伸手,用指腹蹭掉她脸颊上的一点钴料,动作轻得像对待刚出窑的瓷器。
“其实卫生间的拼贴,”他听见自己的声音在窑火声里发颤,“可以保留3毫米的误差。”
郭静猛地转头,眼里的火光溅进他心里。她拉过他的手,按在一块刚出窑的瓷片上——表面的温度从中心向外渐次降低,像他画的等温线图。“你看,”她的声音带着笑意,“连温度都知道留有余地。”
他们并肩坐在陶轮旁,月光从天窗漏下来,在地面拼出不规则的光斑。赵环想起自己的设计图里,那些被郭静的釉料洇染的角落,那些被她的指尖磨出温度的刻度,忽然明白所谓“契合”,从不是精确到毫米的重叠,而是他的比例尺愿意为她的釉色留白,她的釉料懂得在他的刻度里流动。
郭静忽然起身,从架子上取下个素坯的杯子,蘸了点钴料,在杯壁画起细线。“这是按你美术馆穹顶的曲线画的,”她转着杯子,“从深蓝到月白,刚好转三圈半,像地球绕着太阳走的弧度。”
赵环看着那圈渐变的蓝,忽然想去拿他的绘图笔。他要在设计图的空白处,画下她握杯的姿势——拇指按在杯口3厘米处,指腹的薄茧与釉料的细痕,在月光下构成最温柔的误差。
此刻窑炉发出轻微的嗡鸣,像在为他们校准彼此的频率。赵环知道,从今夜起,他的比例尺上不仅有精确的刻度,更会生长出釉色的渐变;而她的釉料配方里,除了长石与石英,还会藏进他图纸上的留白。
就像此刻月光与火光在地面交织,理性与感性的边界,本就该是片流动的、温柔的渐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