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74章 陈天的反击(2 / 2)

加入书签

更何况,张如京是否出面并非成败关键,只能算锦上添花。

既然已有把握,又何必将这位一心扑在技术上的老先生拖入这摊浑水?

“你这是把我当成什么人了?沽名钓誉、畏首畏尾的老顽固?”张如京故意板起脸反问,眼中却漾开难以掩饰的笑意。

陈天连忙摆手:“不敢,我只是觉得您该专注在芯片技术突破上,这些杂事不该让您分心。”

“那你倒说说,你有什么办法?”张如京饶有兴趣地追问,明显带着几分不相信。

“就比如梁猛松,你打算怎么说服他?”

张如京本想借此让陈天知难而退,却不知他随口提及的梁猛松。

恰恰是陈天极为了解、并有九成把握招至麾下的关键人物。

梁猛松1992年离开AMD加入台积电,至今已九年。

在此期间,他个人参与或主导的半导体专利高达五百余项,其中181项集中于最前沿的工艺技术,一个人就贡献了台积电全部专利的近十分之一。

可以说,他是台积电技术团队核心中的核心。

照理说,这样级别的人才在任何半导体企业都应被视若国宝,捧在手心都怕化了的那种,外界绝对挖不走。

然而事实上,梁猛松在台积电却并未获得与其贡献相匹配的重视与待遇。

陈天清楚记得,2006年,梁猛松因晋升受阻、遭遇冷落而选择离开台积电,随后受其韩籍妻子影响加入三星,出任芯片部门首席技术官。

在三星期间,他力排众议跳过20、直接由28攻关14制程,实现技术跨越,助三星一举超越台积电,夺下高通巨额订单。

2017年,梁猛松回归大陆,加入中芯国际。

在他的带领下,中芯短短数年间突破14量产瓶颈,并在28、14及N+1等多个关键工艺上取得重大进展。

用三年时间完成了一般公司需要花十年以上,才能达成的从28到7共五个世代的技术代际跨越。

梁猛松无疑是半导体行业的一个传奇,而透过其生涯轨迹不难看出,他是一位既重视学术研究、也在意实际回报的顶尖人才。

从中芯后来公开的财报就可见一斑:其税前年薪逾两千八百万元,占中芯高管总报酬近半,公司还额外赠予他价值超两千万元的住房。

想到这儿,陈天不禁低声自语:“重名利反而是好事……若真无欲无求,那才叫人无从下手。”

“小陈,你刚才说什么?”张如京并未听清,出声询问道。

陈天笑着说道:“我的意思是,只要给出足够有竞争力的待遇,梁猛松就很有可能被我们请来。”

听出陈天话里似乎带着几分“看轻”的意味,张如京略显不悦:

“小陈,梁教授在半导体技术上的造诣,连我都自叹弗如,这样的人物,又怎会只看重利益?”

“张老,技术专家也要生活,也有权利追求更好的条件和回报,谁说搞技术的人,就必须清贫自守、不图名利?”

陈天有些哭笑不得地解释。

“这……”张如京一时语塞。

尽管他未满一岁就随家人迁至台岛,并在那里成长,但家中始终秉持着传统的中式教育。

在他朴素的价值观中,技术人理应保持纯粹。

倒不是说一定要安于清苦,但钱财和职位从来不该是他们追求的首要目标。

在他看来,收入足够生活即可,职位只要能支持技术研究便是圆满。

陈天看出张如京神色间的坚持与困惑,语气诚恳的说道:

“张老,我完全认同技术人应当保持纯粹与专注。

但我们吸引人才,不是单纯靠‘利诱’,而是通过尊重和价值认可,这既包括精神上的,也包括物质上的。”

他稍作停顿,继续解释道:“梁教授这样级别的人才,在台积电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我们提供具有竞争力的待遇和职位,不是贬低他的追求,恰恰是肯定他的价值,给他一个能完全施展才华、不再受束缚的平台。

这不仅是‘重利’,更是‘重义’,是对他能力和贡献最直接的回应。”

张如京闻言神色稍缓,沉吟片刻后,终于轻轻点头:“你说得也有道理,或许是我过于固执…时代确实不同了。”

他轻叹一声,目光中仍带着技术人特有的清高,却也多了一丝通达:

“那这件事,就按你说的办,我稍后把他常用的联系方式找给你。”

“不过小陈,”他抬起头,语气转为严肃:“若与他接触,务必以诚相待,梁猛松是骄傲的人,可以谈条件,但不能失了尊重。”

“您放心,”陈天郑重点头:“我会亲自出面诚恳邀请。”

一回到办公室,陈天便迅速展开部署。

他召来马画藤,交代道:“立刻安排人手前往台岛,全面了解台积电梁猛松的详细情况,包括他的日常习惯、兴趣爱好甚至生活偏好...

一有消息,第一时间向我汇报。”

“明白,我们在当地与罗家合资的橙天分公司可以动用罗家人脉来推进,这样更隐蔽也更高效。”

马画藤迅速回应,并提出了可行方案。

陈天满意地点头:“务必做好保密,绝不能让台积电有所察觉。”

“我会亲自与罗家沟通,强调此事的重要性。”

“第二件事,”陈天继续说道:“在深圳物色几处高端住宅。”

马画藤问道:“您倾向于大平层,还是别墅?”

陈天一时也被问住了,他确实还不清楚对方的偏好。

略一思索,他干脆地一挥手:“不必局限,大平层和别墅都选几套备着。”

“几套?”马画藤不禁暗暗咂舌。

这位他尚未谋面的梁猛松,看来绝非寻常人物,否则陈天绝不会如此重视,还下这么大血本。

“多准备几套,留给对方挑选,买房不也要货比三家吗?”

陈天笑了笑,又补充道:“况且剩下的也不会浪费,未来招揽高端人才、奖励核心员工,都派得上用场。”

马画藤领命而去,办公室内重归安静。

陈天目光沉凝的望着窗外。

这是一场与时间赛跑的布局。

几天后,马画藤带来了初步的消息。

通过罗家的人脉网络,他们不仅拿到了梁猛松的详细资料,还了解到一个关键信息:

梁猛松虽在台积电身居要职,但因内部派系问题,其主导的某个先进封装技术项目的资源申请屡遭搁置,这让他颇为失望。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