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9章 竞争再现,保持警惕(2 / 2)
傍晚时分,李商人带回消息:张家这批米,并非自产,是从三个散户手里收的普通稻谷,挑拣后加香料炒制,再套上新名字。
“难怪口感撑不过半天。”我冷笑,“打着‘学习悦田记’的旗号,干的却是贴牌勾兑的事。”
“你要不要放出风声?”他问,“让大家都知道他们造假?”
“不。”我摇头,“我们不说他们什么,只做好自己的事。真相迟早会浮出来,但我们不能变成靠贬低别人活下来的生意。”
他沉默一会儿,笑了:“你还真是沉得住气。”
“我不是沉得住,是清楚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我站起身,走向系统终端,“现在最要紧的,是加快新品研发节奏。不能等别人追上来,我们才动。”
夜里,我登录田园女神系统,在作物推荐列表里往下翻。页面跳出几种适合本地气候的高附加值品种,我的目光停在“紫糯稻”和“富硒小米”上。
紫糯稻生长周期短,富含花青素,适合做养生餐食;富硒小米则对土壤要求低,营养价值高,尤其适合老人孩童。
我退出系统,铺开一张新纸,提笔写下三行字:
**不能丢品质底线。**
**不能丢客户信任。**
**不能丢创新脚步。**
然后在镇上药铺做成分比对;顾柏舟带队清理西坡那片闲置地,准备划作试验田;我自己,明天就开始拟定新品种植方案。
灯影晃了晃,油快烧尽了。
顾柏舟轻轻推门进来,端着一碗热粥放在桌角,没说话,只是看了我一眼,又退了出去。
我盯着纸上那三个“不能丢”,手指慢慢摩挲着笔杆。外面风有点大,吹得棚顶的布帘轻轻拍打柱子。
这时,周大林又回来了,手里抱着几份密封好的米样,额前还带着汗。他把东西放在我对面,犹豫了一下,还是开口:“云姐,你说……如果我们一直这么守着规矩,会不会太慢了?”
我抬眼看他:“你觉得,现在这个速度,已经慢了吗?”
他张了张嘴,没说出话。
“我们不是慢。”我合上笔记本,“是我们走的路,别人抄不了。”
他点点头,抱着空篮子转身离开。
棚里只剩我和一盏将熄的灯。
我重新展开那张草纸,在角落添了几个词:**口感差异化、营养强化、种植周期短。**
笔尖顿了顿,我又加了一句:**下一代产品,必须让用户一吃就知道——这不是模仿,是领先。**
窗外,最后一辆运米车已经停好,车板上的木箱码得整整齐齐,每个都贴着新设计的标签样稿。最边上那箱还没封口,露出半截麻布袋,里面的米粒在夜色中泛着淡淡的青灰光。
我握紧笔,继续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