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526章 有机农业,初见成效(2 / 2)

加入书签

“再等等。”我说,“等干透了再说。”

当天下午,我重新检查了整个排水系统,把两处低洼的沟道垫高。顾柏舟带着两个帮工加宽了主渠的出口,确保雨季也能顺畅排水。

第七天夜里,我没睡好。翻来覆去想着那片倒伏的苗。虽然处理了,但心里还是悬着。万一其他地方也出现类似问题?万一温度突变?万一……

第二天一早,天刚蒙蒙亮,我就披衣出门,直奔试验田。

晨光微弱,田里一片静。我一步步走过去,眼睛盯着那一垄垄低矮的绿。走到第三垄时,脚步停了下来。

叶片反光。

不是露水的那种亮,是一种从叶面内部透出来的光泽,像薄纸裹着火苗。我蹲下身,伸手轻轻碰了碰最近的一片叶子——厚实,有弹性。

我又挖开一小块土。根系比前几天密了许多,白嫩的细根像网一样铺开,土里还能看到蚯蚓爬过的痕迹。

我立刻采了三份样本,一份送检,两份留底。然后回屋取出系统生成的对比图表,一页页翻看。

九点前后,检测结果出来了:

**紫云英叶片蛋白含量:每百克含12.3克,高于普通绿肥21%;**

**土壤微生物活性:提升40%,有机质含量上升0.5%。**

我把报告纸折好,放进怀里,走出门时正好撞上周大林。

“云姐!”他声音有点抖,“你看见了吗?东角那片倒的苗……今天早上冒新芽了!”

我愣了一下,随即快步跟他走向田里。

果然。那片曾被划为观察区的土地上,零星钻出了几株嫩绿的新苗,叶片虽小,却挺得笔直。

“它自己活过来了。”周大林喃喃道。

我没说话,只把检测报告递给他。

他接过纸条,眼睛一眨不眨地看。看完一遍,又看第二遍,手指微微发颤。忽然,他把纸条塞进怀里,转身就往村口跑。

“你去哪儿?”我问。

“晒谷场!”他头也不回,“我要让所有人都知道!”

中午时分,田边渐渐聚起了人。不止是我们自己的帮工,还有附近几户观望已久的农户。他们站在田埂上,不敢下地,只是伸长脖子往里瞧。

刘老丈也来了,这次他没空着手。肩上扛着一只旧竹筐,里面装着几把镰刀和一把小锄头。

“我家后坡有三分荒地。”他走到我面前,声音不大,“我想试试你这个法子。”

我看着他,点了点头:“明天我带人去帮你翻地。”

顾柏舟提着一壶茶走过来,递给刘老丈一杯。老人接过去喝了一口,忽然笑了:“原来干净的东西,真的能看得见。”

太阳偏西,田里的紫云英在风里轻轻晃动,叶片上的光一层层荡开。我站在观测桩旁,手里捏着最新的检测纸条,指尖能感觉到纸面的粗糙。

周大林从晒谷场奔回来,脸上全是汗,远远就喊:

“李商人来了!他骑着骡车进了村口,说是专门来看你的田!”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