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554章 致汉卿的信:认清日本侵华意图(2 / 2)

加入书签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1929年10月,由美国开始的经济危机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日本也遭受经济危机的沉重打击,国民经济亏损,工业萎缩,农业告急。至1931年日本经济危机达到了顶点。为了摆脱严重的政治和经济危机,缓和尖锐的阶级矛盾,转移国内人民的视线,日本走上了侵略道路。日本军国主义者加紧实施其既定的侵华政策,乘英、美帝国主义困难重重、蒋司令反共内战的时机,大造侵华舆论;大力扩充军备;加紧军事部署;制造借口,挑起事端。”

“……6月,对东北来说是一个很不平常的月份,日本‘满铁’理事石河信二在交通运输联席会议上公然主张拟定非常时期的交通计划。6月19日制定了《解决满洲问题方策大纲》,为行使武力寻找借口,先后挑起‘万宝山事件’和‘中村事件’,战争一触即发。我想张校长比我明白。”

“8月1日,日本日皇亲自授予任命谙熟中国东北情况的本庄繁任第九任关东军司令官。本庄繁对能担任“占领满洲的领导任务”的关东军司令官“感到很荣幸”,为发动侵略战争作军事部署,临行前,本庄繁接触日本政界、军界高官,就“满蒙问题”交换了意见。于8月15日同前关东军司令菱刈隆在日本办理交接手续,带着效忠日皇的意愿和军部的厚望动身前往中国东北。”

“本庄繁来到东北后,与石原莞尔、奉天特务机关长土肥原贤二以及安插在张学良身边的‘顾问’柴山兼四郎,像听取了土肥原贤二的报告、石原莞尔对解决‘满蒙问题’的意见,以及关东军内部的情况,然后向部属训示。”

当时,本庄繁说:“近来‘满蒙’的形势渐告紧迫,不容一日偷安,我关东军的责任真可谓既重且大。本职深深有所期待,信赖我精锐之将士,望同心协力,以忘我精神应付局面,共同为伸张国运做出贡献。”板垣征四郎、石原莞尔都认为,新司令官是可以信得过的人。”

王至诚信中说:“‘万宝山’排华活动是日本帝国主义一手制造的。其目的是挑拨中朝关系,以便在‘保护韩人’的借口下出兵侵占东北。”

“万宝山事件后,中共立即发表宣言,揭露目本帝国主义者的阴谋,号召党领导下的青年团、工会等反帝组织扩大到每一个工厂、每一个学校、每一个兵营,以及乡村中每一个村落,举行盛大示威游行和集会,对日本帝国主义侵路企图表示坚决的反抗。中国反应最迅速的是‘中央文委’、‘文总’以及下属‘左联’、‘教联’、‘美联’、‘剧联’等文化舆论组织。各地报刊纷纷发表社论,或发行专刊介绍‘万宝山事件’和‘朝鲜排华惨案’‘两案’之经过,上海、北京等地举行反日援侨大会,谴责日本帝国主义之罪行,声援受难之海外同胞。蔡元培等社会名流以及进步社会团体、文化、艺术社团纷纷响应,发表声明。许多地区还成立外交协会等组织,一边从事反日宣传,呼旴人民抵制日货;一边敦促国字号政府对日进行强硬外交……”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