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寒月夜宴(2 / 2)

加入书签

席间,钟离遥唤人上了酒筹令,上篆刻有诗经的条文,有数量和饮酒方式的约定。谁抽中酒筹,须和着此句再作一首诗,并依“饮”、“劝”、“来”、“放”四种方式,和约定的数量饮酒。

陈时向来谦和可亲,遂与徐正扉、叶春和二人一起,做了监酒史。

行至第二轮,每个抽到劝酒的人,都劝了钟离遥。

钟离遥扶额笑道,“你等欺人太甚,今日朕若是醉在前头,倒叫人羞的回去。”

叶春和便起了新规矩,要求所和的诗中,须含了各自的志向、将来去处,还需得有一样眼下桌案上的物什。

大家笑骂他替钟离遥开脱,秦奏等人更是如此,只说自己才学耗尽,再来便要羞的钻进案几下了。

苏玉山也不胜酒力,笑着让谢谨替他几杯。

谢谨平日沉静,今日左右替大家喝了不少,只举杯告饶,叹道,“再难饮下,不如我与诸位剑舞一曲罢了。”

大家称好,酒过三巡,哄堂笑闹。

因实在酣畅,苏玉山便唤道,“我与君奏琴助兴,侍者,琴来。”

侍从一番忙乱过后,座下名士风流,散发敞怀,举杯欢饮,岂是一时能落得俗来的。因此,片刻间,谢谨举剑舞来,剑花如雪,簌簌开成一枝腊梅。

秦奏解了怀间配剑,以指弹剑而和,苏玉山则已落了簪、散了发,流云弄月般,奏起琴来,卫从榆则吹箫相和,一时间,鼓瑟、吹埙,击筑唱和绵延而不绝。自有一众击案拍桌、敲箸投碟者,乐在其中。再看钟离遥,不见狂奍,只以掌鼓而和之,微微笑中,风流尽收。

再饮了许多,殿中流光溢彩,哪是人间,分明如梦幻仙境。

一曲完毕,声响不歇。

“有谁不闻谢兄之名?年少便得了‘有年少英豪,一剑斩八州’的赞语。如今看来,果然非凡。”

谢谨挑剑而出,击中筹筒,飞出一条筹令,落在剑上。他因笑道,“此筹劝饮三杯,请于昭平。”

随后簌簌舞起剑来,剑锋盈动,寒光凛冽,颤抖之间,以刃撑住三杯酒递上前去。那剑近前几分,直逼钟离遥。正是千钧一刻、凌厉光影间,突然有人拦住了这直冲尊贵的锋芒。

此刻,未曾出鞘的刀抵住谢谨的剑尖,火花落下,二人也紧了锋芒对峙,寂静如刹那息止。

大家一愣,竟是谢祯。

原来,那剑正舞的狂乱之时,因不放心,原私自守在殿门外的人,就耐不住入了门来,只压低声息立在皇帝一边,正是一动不动的扶着配刀,紧盯那剑影所向。因他动作轻巧,因此谁也不曾注意。

此刻,因离得近,房津细看了一眼,发现谢谨的剑竖着举向钟离遥,而锋锐抵在谢祯的刀背上。

他惊出一身冷汗,再细看第二眼,才发觉谢谨竖立的剑刃上,三只酒杯实际上是嵌进去的,能用刃嵌入杯中半寸而不裂,且杯中酒半滴不洒、酒面纹丝不动,可见其速度、力道、剑法之高超,实在是恐怖。

然这片刻,肉眼难以捕捉的速度中,谢祯一个动作横在面前,拦住剑峰,而身形不动,其刀法、武艺与反应速度也同样恐怖。

一个文人,在酒意里吓得森*晚*整*理猛地咳了起来。

谢祯与谢谨二人对视,均不语,倒是钟离遥在身后微微一笑,淡然开口道,“实在精彩,这酒——便赏将军了。”

谢祯目光湛人,直冷盯着他去捏酒杯,卸力取下,一饮而尽,身姿半分不动。

谢谨却不多辩解,笑着取回剑,施了个礼,“谢某失礼,将军好身手,改日讨教。”

这帮人醉意里仍朦胧着,并不分辨有何敌意。

再有一会儿,钟离遥便唤谢祯近前,扶着他的手臂,站起身来,“诸位,今夜畅快,但见月光朗照,出门投壶赏月如何?”

一行人称好,欢喜出门去,大家又玩了一阵子的投壶,才算消解酒意。

陈时叹道,“今夜好月,唯此中与诸君尔。”

一行人闻声仰头看去,幽幽情怀尽在不言中。少年意气似今朝,诸众寂静无言,唯瞻仰明月。

寒月冷风中,唯有一个人没有仰起头来,他只是转过脸去看钟离遥;瑶光照耀下,谢祯无声的瞻仰着独属于他的月。

万里长空,亘古无二;心付明月,终朝不改。

是夜,此宴盛况,绝古今、无来者,尽付沈蔚尘笔端,书写成文,史称“昭平月夜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