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竖子请缨(2 / 2)

加入书签

“不可——如今兵士驻守此处,显见成效,每年税赋实缴富庶,更何况,南方乃重要屏障,怎么轻易假他人之手?”

“不如提高商贾赋税,此一流可积累——”

“商贾不似耕民,常往来迁移,如何管理赋税——大人未免说笑....”

群臣吵的不可开交,君主笑的云淡风轻,谢祯听得莫名其妙,徐正扉却冒出头来,施施然一礼正色道,“臣有一计,可解国库之难题。”

“哦?”钟离遥笑笑,“说来与朕听听。”

“开放经济往来,和邻国做生意,一边打一边做,一边缴了商贾的腰牌,编入商社,此其一。”

众臣皱起眉来,嗤笑看他。

“收海盐与锻造二样,统一衙署来管理,和天下人做买卖,此其二。”

众臣呵声,脸上的笑容渐渐淡了。

“改田地赋税,按亩数实计,三千以上收归朝廷所有,再拨付耕民,与朝廷二分;改人口赋税,按主仆实计,尽数缴纳,此二样不入州府,直入国库,每年按州府提交的“年纪”账目核对拨付。”徐正凛笑的人畜无害,“这首年——可由州府盈余先垫付,朝廷先赊着——毕竟嘛,君主您这点面子,诸位大人肯定还是要给的,此其三。”

众臣大惊失色,怒目而视,喝他住口!

前两条还算好理解,这第三条可了不得。

往常,耕民只有耕的份儿,土地都在权贵高门手里,按亩数实计,就得清点,自此赋税那就得自掏腰包,这可了不得了!不仅如此,田亩三千以上收归朝廷,耕民种,朝廷收益,直接把这帮权贵踢出门去,更了不得了!

再有人头税,仆子人口买卖,向来不算在内的。若按主仆实计,那偌大的府中,哪家权贵高门没有千百个仆子伺候着,这哪是充盈国库,分明是杀人越货、谋人钱财!

再有银钱入库,再拨付州府——那油水刮得可算是一干二净了,哪里还有活路,用不了几年,这帮权贵的腰包就瘪下去了!

“啊呀呀呀——小儿胡言!”

徐正扉一脸无辜,看着这帮老头翘着胡子瞪他,忙往桌案里缩了缩,“田地和人头的赋税与诸位大人有何相干?这等充盈国库的好事,为何如此愤愤然啊。”

“胡言乱语!如此荒唐,实在有失体统。那仆子怎么能跟主子一样算人头税呢?”

“仆子也是人,吃喝拉撒一样不落,怎的就不能算人头。”

“粗鄙至极,一派胡言!”朝堂上炸开了锅,你一眼我一语的挤兑徐正扉。

徐正扉擡头看他爹,徐智渊抖抖袖子别过头去,权当没看见了。

徐正扉去看钟离遥,君主笑笑不开口。

徐正扉怒了,冲角落里的戎叔晚挤眉弄眼,戎叔晚搓着指甲全然不理,置身事外。

半晌,等这帮老头骂完了,戎叔晚从角落里禀了一句,“君主,小臣愿请缨在其中谋个事务,锻造一样颇为合宜。”

得!这帮老头盯着不知哪里冒出来的小小“领军使”,气不打一出来。

丁充冷笑,在一众怒声里,补了一句,“竖子不过一马奴,安能侍弄斧钺为太平!”

徐正扉强忍着笑,在心里反复念诵此句,自那之后,戎叔晚但有一分招惹到他,他便学着丁大人那副阴阳怪气的样子,瘪嘴道,“哎哟哟——竖子不过一马奴,安能侍弄斧钺为太平!”

戎叔晚自叹愚钝,分明跳出来替人解围,却让他耻笑了去。

忍笑忍到两肩发抖的徐正扉,直把这刚升了官才有资格坐进朝堂的领军使,气的七窍生烟。

钟离遥稳坐上方,待这乌烟瘴气尽数吵散了,方才淡淡说了一句,“此几样事关紧要,朕且再考虑一番,诸位爱卿,若无他事,今日便各自散了罢。”

群臣气哼哼的甩袖子走人,政旨随诏。

农历一月十六日,“终黎”改年号“仁和”,自此年始,万事皆应由此以准绳,百官勤勉爱民,天下“仁法并重,合和致祥”。

仁和元年,帝昭平,年二十五,始正青春,蓄势而待发。君主朝求贤,暮寻士,以定富国之策,强兵之法,谋取稳固根基、太平天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