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审时度势(1 / 2)

加入书签

审时度势

这些日子以来, 皇帝是越发的忙乱了,竟难得有半刻钟的空闲,刚唤人煮了茶来, 那房允就哭咧咧的来殿求见了。

皇帝不堪其扰,“房二, 莫要张嘴嚎啕,如今不过三个月,你来朕这儿哭了五回了。朕刚有点闲工夫想喝杯茶,你倒好,又跑来了。”

房允瘪瘪嘴, “公子呀, 这个月过的更紧巴了。这月本来是有一个朝臣宴, 召见八州总督抚,乃是惯例,再有您的大婚银钱也要批, 臣需要早做准备, 待您定了人选, 八月底、九月初就有一个好日子,乃是今年下半年最合宜的时间,若是错过, 便要等明年了。”

“那你着手操办就是。”

“可是叶职岁不批啊。”房允欲要嚎啕,“臣和叶春和乃是同窗, 谁想到, 他如今竟是这般吝啬,分明是应当的银钱, 竟都扣了半数。”

“哦——”不等皇帝说话,房允就道, “今日下朝,臣便扯了叶职岁的袖子,他如今正在殿外等候,您快唤他进来,给我二人评理。”

钟离遥让他吵得头疼,便道,“唤人进来吧。”

叶春和行礼告罪,又道,“今年太保有令,收支要有个均数,那收入甚低,臣无有他法,不敢擅自支出。”

房允指着他嚷嚷了一声,“您瞧,您瞧,公子,他不给钱。若是耽误大婚,臣可怎么担当的起啊。”

“明年也是来得及的。”叶春和不为所动,“依臣看,皇上倒也不算着急。眼下这么多事,哪里有功夫寻觅这等事。”

“啊呀呀,实在荒谬。”房允道,“你不如去催那职内,多添些入账,允也好替君主筹划。”

听到这儿,钟离遥心中也甚明了,笑道,“叶卿不必苦恼,如今你的顶头上司是个无用的,太保有令,这司会便扯了各种幌子,硬是想抹平账目,实在困难。依朕看,你倒是十分合宜,朕给你升官如何?”

叶春和拱手道,“臣学识浅薄,但素知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

“虽有革新之计,但仍有商贾才能致富,朕要你三载之内,厘清账目;五年之内,拨乱疮患,还朕透亮的账本、富庶的仓库,你可能做到?”

“这活计若是接了,”叶春和叹了口气,“恐怕臣这辈子,都睡不好安生觉。”

“无妨,卿再考虑考虑,朕不强求。”钟离遥笑笑,挥手道,“派人去请相寄公子入宫,五年内——就做朕的琴师。待何时朕瞧那账本、仓库顺眼了,再放出宫去。”

叶春和大吃一惊,问道,“皇上?!这是何意?”

钟离遥装傻,“什么何意?朕近来觉得宫中冷清,又素闻相寄琴艺出众,请他入宫做琴师,可碍着叶卿何事了?”

“公子无赖至极!”叶春和气的脸都红了,憋了半天,才道,“臣与相寄情投意合,相许终生,君主如此‘横刀夺爱’,未免有失仁德!”

钟离遥佯装大悟,笑道,“哦——原是这样啊。那也无妨,朕许他三日可出宫一次与你相聚,你随时与朕禀告账目,也可唤他来相见。”

叶春和几欲哭出来,“君主!这活计臣做!臣做还不成嘛!”

“卿难道不再考虑考虑?”君主故作通情达理。

“臣心甘情愿,必定全力以赴。”

“那便许他每日到殿里轮值后,可自由出宫。”钟离遥笑道,“卿何时成此大业,朕就何时放他自由身。”

叶春和咬牙,“请皇上放心,臣就算自掏腰包、倾家荡产,也会为君主填满仓库。”

钟离遥满意笑了,“甚好。哦对——房允,你日后不要再去烦叶卿,更——不要再来烦朕。若有银钱短缺,去找——”他顿了一下,思考道,“看谁银钱富庶,便去找谁。”

房允全程茫然,“啊?”

“若是不懂,便去寻你兄长问个清楚。”钟离遥摆摆手,又强调一句,“记住,莫要再来烦扰朕。”

这日,房允和叶春和同样顶着一张苦瓜脸出殿去了。

待二人走后,钟离遥又召见了谢谨,至此之后的上城,便许久不曾再见到他了。

此八月,上城最大的热闹与期待,便是朝臣宴和君主姻亲;两件大事放在同月,十分罕见,想来皇帝便有意凑着朝臣八州相聚,共贺此喜事。

此举说是无心,却也像是有意。因而,朝中人皆道可惜,君主姻亲,怕是谢将军领兵在外,不能亲自参与了。

此事之下,最忙的还当是房允,其次便是徐正凛。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