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42章 彼此揭底(四十二)(1 / 2)

加入书签

“顾疏?你怎么出宫了?”她有些困惑。

顾疏勾起嘴角,答非所问地说:“容川回去了吧。”

“我是听见了他好像要走,你怎么知道,”程执突然意识到不对劲,“这件事情是不是和你有关?”

顾疏很是得意,他像是急需别人夸奖的小狐狸一样:“知了真聪明,这件事情的确和我有关。”

程执有些困惑:“我刚从容川那里回来,只听见什么云越皇帝病危,可是你又是如何提前得知他会生病呢?”

顾疏没有说话,只是用亮晶晶的眼睛看着她,只笑不语。

程执好像明白了些什么,她吃惊地说:“你……是你干的!?”

她知道顾疏手下有一股势力,但是她没有想到,这股势力竟然能伸到云越皇室那里,甚至能威胁到云越皇帝。

顾疏勾起嘴角,既没有承认,也没有否认:“容川既然闲得敢打你的主意,那我就让他忙起来,让他没空痴心妄想。”

他在景阳殿一听到容川要和程执联姻的时候,人气得想要直接去他住处炸他,可是容川太过奸诈,他在提出联姻的时候,直接就让皇帝下了圣旨。

圣旨一出,基本上已成定局,何况皇帝巴不得通过联姻来实现隥朝和云越之间的和平,这是最简单最有效的方法,一个女人就可以换来和平,所以即使程执已经有了郡主的位置,可是婚事还是直接由皇帝拍案决定的。

顾疏知道问题很不好解决,他连逼宫都想过,可是时机不成,眼下做风险太大,隥朝这边动不了手,他就直接飞鸽传书,让暗玄溜进皇宫,偷偷下了药。

不过那药也只是雷声大,雨点小,用来逼迫容川滚回家的一个损招而已。毕竟隥朝目前不想开战,他家仇未报,内患未平,不想在给自己找麻烦,所以云越皇帝活着,才是最好的现状。

“对了,”程执突然想起来容川截下来的信,“你看看这封信,容川偶然间截到的,他正是因为这个,所以才上疏联姻,你看,这个落款的图案,很是奇怪。”

顾疏拿过去,翻看了一眼,可不知怎的,霎时间,他脸色苍白,面无血色。

“这封信,容川知道是谁写的吗?”他皱着眉头问。

程执摇摇头:“他不知道,这封信有什么问题吗?”

顾疏面无表情地举起信纸:“这封信,没有问题,只不过,它是皇后写的,我真没想到,她竟然敢用这种手段对付你。”

他攥紧了信件,手上青筋毕露,浑身笼罩着危险的杀戮之气。

“皇后?她怎么会和朝中大臣有所联系呢?”程执倒是有些奇怪,根据她在古书上看到的记载,还有系统的背景介绍,隥朝自古后宫不能干涉朝政。

“这就是她背后隐藏的势力,知了,你要格外当心她。皇后此人阴险狡诈,她背后的势力更是深不可测。曾经,皇上因为忌惮李家,担心功高震主,于是就通过各种手段分化李家的权力,所以现在李家很是凋零。”

顾疏神色一凛:“但其实并不是这样,李家明面上已经毫无兵权,但是实际上,这只是皇后的金蝉脱壳之计,她早在皇帝动手之前,就将李家麾下的精兵分散到京城中的田庄,伪装成农户,可实际上,他们背后和赌庄、铁匠铺又有联系。我怀疑皇后的计划,可比我们想象的要更出人意料。”

程执听完,像是想起来了什么,她走到床前,拿出了那本春宫图册,递给顾疏。

顾疏冷静的脸“腾”一下红了,甚至说话还有些结巴:“知……知了……今晚吗?会不会……有些……太……着急。”

程执把书卷起来狠狠地敲了一下他的头:“我是让你看里面的内容,你在想什么乱七八糟的东西。这里面的有一些字体是用白醋写的,晒干之后就了无痕迹,一般人根本看不出来,但是我鼻子灵敏,发现了书本中有一个奇怪的气味。所以我用红萝卜皮泡水之后,把书放里面,书上隐藏的字就出来了,是两句诗。”

“镜与人俱去,镜归人不归,”顾疏缓缓道,“瓜冷霜刀开碧玉,茶香铜碾破苍龙。”

“这本册子,是皇后一直想要从黄公公那里得来的东西,不过我当时不知道是什么东西,只见他藏得隐蔽,所以顺手拿了。”

程执说完,浑身一僵,她抬眼,发现顾疏直勾勾地盯着她,他眼中滑过一抹诧色,她才意识到自己刚刚说的是什么话。

那天夜里,自己杀黄公公的事情,并没有告诉他。

只是现在,她没有欲盖弥彰,事情已经过去了,之前闭口不言是因为怕影响他的信任,而现在,她没有必要再隐瞒着他了。

“黄公公,是我杀的,这本册子是我在他房间里找到的。”程执干脆利落地交代了事情的经过。

顾疏深邃的眼眸中掺杂了些似笑非笑的味道,他没有否定。

怎么告诉知了呢,那天晚上,她去过之后,自己就在他后面,她没有下狠手,杀人放火的,是他自己啊。

但是他不打算承认,事情既然已经过去了那么久,就不必再事无巨细地坦露,他不想让她知道,也不想让她认为自己残暴嗜杀。

“‘镜与人俱去,镜归人不归’,镜者,破镜也。古时候有一个故事,说的是时局战乱,国破家亡,昌乐公主和其丈夫一镜破成两半,夫妻各执其办。”

顾疏解释完,程执心里有一个大胆的想法:“如果这句诗指的是地名的话,会不会是京城,昌乐坊?”

“我也正有这个猜测,只是,这第二句的诗谜,我有些看不懂,很是奇怪。”顾疏皱着眉头,不解地说。

万音尘这时正从门口进来:“你们讨论什么呢?”

顾疏把诗写下来拿给他,“你能解出来吗?”

万音尘一看,眉眼中流露悲戚,他眼中难掩哀伤,他脑海中闪过模糊零碎的记忆。

这句话,没有人比他更熟悉了。

他没有办法忘掉那段回忆。

年幼之时,他还什么都不知道,只看见一群人冲到自己家,将父母捆走。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