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春儿的娘(五十九)(1 / 2)
银灰色的夜晚,寂静无声,深林隐匿中的相国寺,紧闭着朱红色的大门。
“咚咚咚。”
门外响起一阵敲门声,在这个安静的夜晚中,格外清晰。
寺里无人应答。
“咚咚咚。”
门外又响起了敲门声,不急不慢,依旧敲着。
寺里的小沙弥披着衣服,揉揉眼睛,哈欠连天地往外喊道:“施主,夜已经深了,寺门已经关了,有什么事情明天再来。”
可门外的人像是没有听见一样,依然不停地敲着门。
“咚咚”的敲门声在夜里,听起来隐隐像是人的心跳。
小沙弥实在忍不住了,他拖拉着鞋子,气冲冲地开了门:“我都说了明天再来,大晚上的,施主何必扰人清梦呢?”
只见门外伫立一个身穿银灰色斗篷的人,她低着头,脸被宽大的斗篷遮挡着,看不清来人是谁。
“我找纪老。”
一道轻柔的女声在沙弥耳中响起。她的脸隐匿在夜色中,像是山林中的鬼怪一样。
“施主你是谁?纪老不见人的,何况现在又是大半夜,有什么事情明天再说。”沙弥解释道。
女人抬起头,月光雪光映照在她脸上,照亮了她的脸。
“把这封信交给纪老,他一定会见我的。”程锦如坚定地说。
-------
披星戴月,风尘仆仆,走了两天的水路,程执终于到了梅州。
梅州之所以称为梅州,是因为当地山地众多,漫山遍野都种着蜡梅。
凛冬时节来赏花,正当其时。
天气清冷,雪地里铺满了碎琼乱玉,树梢上的点点红梅,恰似琉璃玉转,晶莹剔透,惹人喜爱。
此时正是赏梅的好时候,但是程执没有半分兴趣。
两天一夜,程执几乎没有合过眼,她急着赶路,再加上水路危险重重,她不敢放松。
虽然着急,但是她也知道劳逸结合的道理。
所以在第二天夜里,她终于下船,租了一架马车,找了一个车夫继续赶路。
一晚上,她躺在马车里睡得昏天黑地,总算是喘了一口气儿,恢复了精神。
平常人这样黑白颠倒地赶路一定受不了,但是程执有精神力,这些劳累不在话下。
梅州地方很大,要找到当年顾疏母亲家当年所在的地方,恐怕不容易。
何况当年知县受到萧季青影响,公开支持萧将军,因而顾疏外祖父家已经被抄了,男子充军,女子为奴。
时过境迁,当年案子牵连的人几乎都没有了踪迹。
程执在去相国寺前,就已经派人去找了顾疏外祖父家尚存的亲人。
这么长时间,大多数人已经没有了踪迹,唯一有消息的叔父在边疆做苦役。
皇帝下令五天后斩首顾疏,一来一回,五天根本没有办法到达边疆,所以程执综合考虑后,选择折中去梅州。
梅州是顾疏外祖父抄家之前的居住地,虽然过去多年,但是顾疏外祖父家的人脉故交还在这里,当年的事情,一定会有一些蛛丝马迹。
梅州很大,找一个知晓过去秘密的人几乎于大海捞针,更艰难的是,她根本不知道那根针长什么样子。
程执一到了梅州,就径直去了城中最大的一个铁匠铺。
程执不是傻子,她知道时间紧迫,所以在离开府邸之前,给万音尘留下了一封信。
信上,她拜托万音尘的手下,用他的力量在梅州城找顾疏外祖父的故交。
昨日万音尘飞鸽来信,让她去梅州城中最大铁匠铺,他的线人正在那里等着她。
程执一路打听,终于在街道拐角的地方,找到了铁匠铺,铺子不小,不过连一个招牌都没有。
铁匠铺里正乒乒乓乓地打着铁,一片噪杂的生意,震得人听不见说话声音。
铺子烧着旺火,铁烧得通红滚烫,即使是深冬,可人在铺子门口,就能热得冒汗。
“熊师傅可在这里?”程执在门口大声问道。
无人应答,程执又喊了几声,还是没有人答应她。
她只好掀开帘子进了屋,屋里更热,热浪滚滚。
一个身着藏蓝色开衫的大肚男人,敞着肚子,一脸横肉,满嘴络腮胡子,正在用力打铁。
火花四溅,可这中年男人身上却没有分毫被烫着。
他正在专心致志地打铁,连房中进了人都没有察觉。
程执从怀中拿出张纸条,递给熊师傅。
他轻瞥了一眼,用衣服擦了擦额头的汗水,用手示意程执进里屋。
熊师傅满头大汗,他从破旧的抽屉里拿出一张纸,递给程执。
“那知县姓郑,之前抄家之后就没有任何音讯了,他的故人大多都已经离开了梅州,现在已经寻不到了。”熊师傅交代道。
“那这是什么?”程执接过来纸张,心里凉了半截。
“故交没找到,但是找到了当年郑县令女儿的贴身侍女,她在郑家抄家的时候,正在外面,于是躲过了一劫,现在已经嫁给城西一家农户了。我也不知道她到底能不能帮你,但总比没找到人好。”熊师傅憨厚地说。
“那就好,谢谢师傅相助,我这就去找,告辞了。”
程执不敢耽误时间,顾疏母亲身边的侍女显然知道得更多,找到她,就可以真相大白了。
梅州多山峦,虽然熊师傅只说是在城西,可是从城东到城西竟然隔了两座山。
向本地人打听后,程执才知道城东走到城西,徒步需要一天一夜的时间,快马一天就可以到,只是天气寒冷,雪拦着路,马寸步难行。
程执不想耽误时间,于是没有走山下的道路,而是顺着山脉走。
深冬时节的梅州山林上灰突突的一片,她想趁着天色还明,今日就到城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