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72章 水缸秘密(七十二)(1 / 2)

加入书签

程执上前查看,只见这水缸虽然干净,但是破破烂烂,千疮百孔,在富丽堂皇,吃穿日用都格外讲究的宫中,格外突兀,不像是宫中之物。

顾疏摩挲着水缸的外壁,只见水缸是青灰色材质,摸上去粗粝笨重。

他奇怪地说:“这水缸的材质粗粝,虽然是用石头凿成的,但是宫中从不用这样笨重的物件,现在竟然摆在这景阳殿,怎么看怎么违和。原先我住在景阳殿的时候,从来没有注意过它,只当是陈年的旧物件,放在后院中生灰,也并不碍事,也就没有放在心上,如今一看,才发觉蹊跷。”

“它的确并非宫中之物。”

纪老脸上带了一些感伤与惆怅,他眼神悠长,一动不动地盯着水缸。

“宫中的物件都在库房中登记在册,怎么会有不是宫内制造的东西呢,再者,如若它真不是宫中的物件,那这水缸放在这里,又有什么原因,何况它也并没有什么奇异之处,宫里有众多水井,根本不需要蓄水,就算是蓄水,也应该将这水缸放在殿前,怎么放在后院这么偏僻的地方。”程执心中颇是怪异。

“这是我家乡之物,她独自一人进宫,远离家乡,身边也都是陌生人,宫里虽然富丽堂皇,应有尽有,可是她必须步步为营,小心翼翼,她从来就不喜欢这里,所以,她命手下人回乡将家乡之物搬过来了。”

纪老垂着头,神色感伤。

“可是,这未免还是有些怪异,让人难以理解,一个水缸而已,睹物思乡为何不带其他的东西,反而要大费周折地要一处水缸呢?”万音尘奇怪地问。

程执摩挲着水缸里面,虽然是石头凿成的,但是一面厚,一面薄。

程执用手指敲了敲水缸内壁,只敲到更厚那一面,声音沉闷,像是浸了水的大鼓,沉重厚闷。

“这里面有东西!”她惊奇地说。

纪老笑了笑:“你果然是她的亲生女儿,一样的聪明机灵。这水缸内壁藏物,是民间一项久为失传的工艺,阿倾从小就对这种灵巧的东西感兴趣,所以当时通读古籍,终日琢磨,请教众多手艺人,才终于让她找到了凿空的方法。”

“那这该如何让打开呢?”顾疏很是好奇,他将水缸底抬起来,可依旧是什么也没有,平整完全,没有半分机关设计一样。

“当下如果想要知道这里藏了什么秘密,就只能砸了,只是这可能是母亲留下的遗物。”程执有些踌躇。

“砸了吧,她一定更想要将她隐藏的东西大白于天下。当时情况紧急,若不是我步步紧逼,她也不会落到如此下场,但是现在说什么都已经晚了。这水缸在她凿空放入东西之后,就会被封得严严实实,不露半点蛛丝马迹,只能砸了,没有别的道路。”纪老垂眸,有些哀伤地说。

程执将水缸推倒,喊了几个侍卫,拿着大铁锤子,一下又一下地往下砸。

水缸本是由一个天然大石头凿成,有半人拳头那么厚,经过了烈火淬炼,更是坚硬无比。

众人砸得乒乒乓乓、霹雳旁当得响,震得虎口发麻,可是这石水缸纹丝不动,连半点皮外伤都没有。

侍卫们只得换了更大的铁锤,砸了百十来下,一拨人换着一拨人的打。

终于,只听“啪嚓”一声,水缸四分五裂。

程执眼尖,从一地碎片中瞥到一抹红色,当即叫停,侍卫停下了手中的动作。

她从一地碎片中,捡到了一卷赤色锦帛。

她吹了吹上面的尘土,将锦帛拆开,仔细查看。

程执越看,神色越是凝重,她的眉头死死地紧皱着,神色有些严肃。

纪成舒欲言又止,想要查看,但是不知道该如何张嘴,他顿了顿,才慢慢问道:“这是什么?”

程执深吸一口气,平复自己激**的心情。

“这里面,记录的是我娘遇见李忠的所有经过,娘很聪明,早就猜出了李忠的全部阴谋,甚至知道,李忠想要谋夺皇位,但是他却不愿在后世留下骂名,所以一直徐徐图之,一点点筹划,慢慢向朝堂渗透他自己的势力。而娘将这所有的经过藏匿于此,就是想要在百年之后,有人能够发现,如果李忠真的得逞,这就是他罪行的最好证明。”

“伯母果真聪明,这一切正好可以揭发李忠所有的罪证。”顾疏道。

程执不知道看到了什么,突然惊讶出声。

“怎么了?”顾疏问。

“你还记得李忠有两个儿子吗?”程执回问他。

顾疏点点头,“当然,虽然我没有见过,但是据说他的两个儿子,是隥朝的猛将,征战沙场,所向披靡,也正是因为他儿子战功赫赫,李忠在朝中的位置才一直很稳固。不过天妒英才,据说,一年前,他们在战场上,被边疆外敌杀死。我虽痛恨李忠心狠手辣,但是对他的两个儿子,李英、李勇,心中还颇是佩服的。”

“可娘亲留下的锦帛上写道,李忠的两个儿子,不是战死,而是李忠设计亲手杀的。”程执倒抽一口冷气,不可思议地说。

“什么?常言道虎毒不食子,李忠究竟为什么要杀自己的亲生儿子?”顾疏惊讶道.

万音尘也附和道:“是啊,这李忠想要夺权,他的两个儿子在朝中正好很有威望,也能帮助他夺位,李忠为什么想不开,要杀了自己的孩子呢?”

程执指着锦帛中的一行字,示意顾疏、万音尘看,“当年圣上派李忠的两个儿子去边疆打仗,但是,在战争期间,李忠的两个儿子发现军营之中有人与外敌私通,于是二人设计抓到了奸细,可那奸细却说他是李忠的手下。二人不相信,便于李忠对峙,李忠本以为两个孩子是他的亲生儿子,所以就毫无防备地告诉他了。但是没想到,这两人纷纷劝李忠回头是岸,但是李忠贪恋权力,不肯听从,于是二人决定大义灭亲,想要向圣上告发。”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