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七十一章 真假考题(2 / 2)

加入书签

宋博文起身让出书案。

钟如意拿出一张洁白的宣纸,提起毫笔,沾浓墨,开始在纸上书写。

她写的不过寥寥几个字,却不像她说的只有一个考题,纸上说书,是切实的两个考题。

钟如意指着其中一个考题,道:“这个是此次春闱的最终考题,而这一个……”说着又指想另一个考题,“是防止考生舞弊的考题。”

宋博文见多识广,闻音知意。

长公主写的两个考题,一个真一个假,真的用来考较考生学问,假的用来测试考生科考舞弊。

大魏的科考制度不够严格,每年都会有人买卖科考答案。

虽然先帝以明令禁止,但还是有很多人铤而走险。

长公主出的这两份考题,应该是想让他把真正的考题保存起来,而那份假的考题,则亮出来,用来迷惑心中不轨的考官和考生。

到时候既能筛选出真正有才能的考生,也能甄别出那些科考舞弊的考生。

经此一番,想必今后很长时间内,都不会有人敢再舞弊了。

一举三得。

妙!

无需钟如意多言,宋博文仅是听到真假考题,便猜到了钟如意想干什么,也知道自己应该怎么做。

说起来他活到这个岁数,也见过不少风浪,还从来没有见过有人敢拿考题来当证据。

以前,他主持科考的时候,满脑子想的都是怎么藏好考题,不让考题泄露。

而长公主却想出了泄露考题的解决办法,他们想的是防止问题发生,而长公主想的,却是问题发生之后该如何解决。

这份心思,实在超乎常人。

曾经,鹤卿在他面前夸赞长公主的时候,他只是觉得长公主不过是个聪明一点的女子,如今看来,长公主眼光长远,思虑周全,是常人万不能及。

大魏交到这样一个人手里,实乃大魏之幸事。

宋博文心中激动,他还以为,大魏的尽头也就走到这儿了,如今看来这书他不用修了,魏国志修到如今,还远远不够,即便他穷尽一生也修不完这本国志了。

宋博文嘴角露出了欣慰的笑容,眼角有浊泪。

他双手交叠在前,认真地看着钟如意,拱手向钟如意行了一个最标准的君臣礼。

激动道:“长公主的境界胜过老臣许多。”

钟如意见不得宋博文行礼,赶紧托住宋博文的手,把宋博文扶起来。

“大学士何必行如此大礼,高阳消受不起。”

宋博文站起身,感慨道:“长公主是君,老臣是臣,君受臣礼,理所应当。”

钟如意一时间也不知道该说什么。

看来宋大学士是认可她了,不然也不会对着她,行如此大礼。

能得到一个三朝元老的认可,是她的荣幸。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