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当年一言(1 / 2)
沈姣盼不由觉得这问得好笑,道:“世子说的什么笑,从定亲到迎亲,世子自然是来了有几回啊。”
俞瑾周摇摇头,兀自想起来多年前的往事。
那年他不过十二三的年纪,跟随父亲来沈府拜访沈大人,便同大人一同在书房议事,当初议的何事已是记不详细,只记得那是一个闷热的午后,大人们谈的事极其枯燥乏味,听得他昏昏欲睡,忽听得门外一阵玩闹声……
“阿盼,我们再来一局!”
“哥哥已经赢了,为何还不罢休?”
“方才那局分明是你让着我的!”
“明日再下。”
“不行,你连赢了我四局,我必须赢回来!”
“胜负有常,哥哥如此不赢不休,岂非猩猩嗜酒?”
好一个猩猩嗜酒!这对那个年纪的他来说,是醍醐灌顶的四个字,在领军作战的这几年,每每恋战,他便想起当年听到的这句话,赢了不贪胜,输了也要全身而退。还记得三年前大败辽军的西部兵,本欲乘胜追击,差点中了敌人的圈套,也是想到这句话,他及时撤退,保全了性命。
后来听父亲说才知道,窗外那是沈大人的一双儿女,当年那个连赢自己哥哥四局棋的女孩子,便是后来才动京城的沈姣盼。
想着当年活泼伶俐的小女孩,再看看如今身边唯唯诺诺的女子,俞瑾周只觉得,造化弄人。
恍惚间,二人已行至沈老夫人居住的一方小院,海棠门上素尘二字映入眼帘。院中草木葱翠,却不见花朵。
沈姣盼压低声音解释道:“祖母是个吃斋念佛之人,惯来喜静,所以住处也偏,家里小辈除了哥哥,都不敢无端打扰。”
正说着,一个婆子喜出望外地迎了上来,“大姑娘,你怎么来了?”
“王婆婆,就到中秋了,我特地回来看望祖母。”
“老夫人刚刚诵了经,正歇着,快来吧。”
那婆子进去通报了,便引着他们进了屋。才刚进门,一阵浓郁的佛香气便扑鼻而来,屋中一应装点都极其朴素精简,多为青色素色。
沈老夫人端坐在那里,眼睛微闭,伴随着手中佛珠转动,口中念念有词。
“祖母,阿盼回来看您了。”沈姣盼小心翼翼道。
老人家手上动作便停下,她睁开眼,发出一声微不可查的叹息。
“瑾周给祖母请安。”
老妇人微微点头,慢条斯理道:“快坐吧。”
“多日未见,祖母看着精神还是极好。”沈姣盼在祖母面前比平日更加乖顺。
“府上的事你母亲打理地井井有条,我也没什么好操心的,这把岁数了,把自己照看好了,不给儿孙们添乱就比什么都好。”
“祖母身体安康,那是我们小辈的福气,都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在府上常常听阿盼提起,说您就是咱们家一个大活宝。”俞瑾周接话道。
老夫人“呵呵”一笑,道:“阿盼这孩子,想到哪说到哪,在国公府没给亲家添麻烦吧?”
“祖母教得好,阿盼极守规矩,何来添麻烦这一说?”
“嗯……”她点点头又看向沈姣盼,“你当家的处处维护你,这是好事,只是女子切忌恃宠而骄,越是受宠,便越该知尺度、懂分寸,要记得自持。”
“是,阿盼谨记祖母教诲。”
“一直以来,你母亲为你花费心思甚多,该教的、不该教的,都教了不少,别的我也没什么好嘱咐的,只是女子总该本本分分的,你在婆婆家记得乖巧听话就是。”
“是。”
与俞瑾周所料不同,沈老夫人见了自己孙女并没有多么热络,甚至不曾关心她过得好不好,只是一番说教,似乎沈姣盼对自己祖母这番也早已习惯。
出了素尘院,他不由得好奇问道:“祖母原是个不苟言笑的,在府上的时候常听你提起你与外祖母,怎么没听你提起过祖母?”
沈姣盼苦笑:“我与祖母虽共处在这宅子里,但却算不上亲近,自小她就更疼爱哥哥一些,家里的姑娘她都不上心。她总说,女子无才便是德,小时候母亲教我读书识字,她便觉得有违纲常伦理,后来我又三番五次让家里蒙羞,更是惹得她老人家不快,我回来,她自是会数落几句,只是祖母虽严厉,但每每嘱托也都是极受用的。”
俞瑾周不禁感叹:“怎么着都不是,女子真是处处艰难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