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肆拾壹 新仓库(2 / 2)

加入书签

春燕深吸一口气,把合同小心地叠好,放进帆布包最底层。她抬头往仓库里走,只见那里间的空间也是不小。看着那水泥台、砖灶,外院的压水井、空着的晒莨区,春燕感觉他们突然都鲜活起来:煮汁时的蒸汽会飘满里间,晒莨架上的布坯会在风里晃,过乌时的河泥会带着点水草香……这些画面在她脑子里转着,让她忍不住笑出声,眼角却有点发湿。

“走,进去收拾!”

她拉着李娟的手往里跑,帆布包里的合同跟着晃,像在给她鼓劲。陈默看着两人的背影,也笑了,推着自行车跟进去,车后座的旧木板还在晃,却比来时多了点“家”的味道。

仓库里间的水泥地上,陈默用粉笔在地上画了两道歪歪扭扭的线,把“煮汁”“泡布”的区域标得清清楚楚。春燕蹲在旁边,伸手摸了摸地上的浅槽——是罐头厂遗留的排水槽,宽三十厘米,深八厘米,刚好能排煮布的废水。“以后煮完汁,直接往槽里倒就行,不用往外挑水了。”她抬头对陈默说,眼里的亮比头顶的阳光还晃眼。

李娟没闲着,蹲在院子里扯篱笆上的枯藤,指尖刚碰到藤条,就被春燕拽了拽:“别用手直接碰,上面有刺!”李娟从帆布包里掏出副旧手套,是她在电子厂上班时戴的帆布手套,食指和拇指的指尖磨出了洞,她还特意在洞里缝了块碎棉布。

春燕接过手套,指尖蹭过缝补的棉布,忽然注意到院子角落堆着堆旧木箱——都是罐头厂装罐头的木箱,板壁还挺厚实,只是盖子大多没了。

“这些箱子能留着!”她眼睛一亮,“小的能装薯莨、陈皮,大的垫上粗布,就能放煮好的布坯,比直接放地上干净。”

陈默走过来瞅了瞅,捡起个没破底的木箱,用手敲了敲:“确实结实,回头让木工师傅帮忙钉两个盖子,再刷层桐油防潮,比买新的省不少钱。”

“好!”

下午木工师傅来了,锯子“吱呀”响着,在里间搭了道半人高的木隔断——隔断用的木料还是王叔布行给的旧货架,师傅特意把有裂纹的地方朝下,还在隔断上钉了排小钉子,方便挂煮布用的木勺、漏勺。

陈默在旁边递钉子,时不时抬头看春燕:她正帮着扶木板,手套滑下来半截,露出缠着布条的指尖,却没停下手里的活,还时不时提醒师傅“这边再钉颗钉子,挂铁锅钩子稳当”,直到师傅把最后一块木板钉好,她才直起身,揉了揉发酸的肩膀,目光扫过里间的砖灶、窗边的水泥台,又望向院子里的压水井,眼里亮得很:“这下像个能煮香云纱的地方了。”

陈默看着这热火朝天的场景,满意的点点头。春燕感受到陈默的注视,对上了他的眼神,两人的眼神多了一点难以言状的情绪。

是感激?是欣慰?

不重要。

春燕望向自己那放着合同的包——那里藏着的不只是一张合同,是新雁记的新日子,是从北方雪夜逃出来后,用手艺和勇气挣来的、实实在在的底气。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