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 琉璃世界还叙旧岁,芸香墨阁复续前缘(2 / 2)
“皇上怎么来了。”宋湘宁垂下眼睫,不敢看他。
“听闻此间有美人神伤,思慕郎君。郎君不忍,特来止泪。”公西韫嘴角勾起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
他抬手,轻轻拭去宋湘宁眼角滑落的泪水,温柔道:“还哭吗?朕已经来了。”
宋湘宁咬了咬嘴唇,犹有些哽咽:“嫔妾以为,皇上厌弃了嫔妾,再也不愿见嫔妾了。嫔妾想着往后的漫漫长夜,只有朱墙玉瓦做伴,心悸不已,所以哭泣。”
公西韫轻轻拥住她,柔抚着她的青丝:“如此春愁黯黯,从前的玥儿可不是这样。”
他看着她的面容,虽与从前绝世无别,却似是少了那一分少女的意气。公西韫心中酸楚,唇齿间隐有苦涩之意泛起。
世有璞玉,现之引摧,藏之易蚀,究竟该如何?
他的眼底也染上了湿意,却不愿在她面前流露,忍着道:“是朕疏忽了。朕冷着你,想让旁人放下对你的戒心。却忘了,没了恩宠的妃嫔,在宫中只会愈发难过。”他叹了一声,“是朕不好。”
宋湘宁看着他有些发红的眼尾,心中微微一搐,听他道:“朕无时无刻不在关心着绛茗轩的动静,朕知道你每日的日子难过,听闻那些奴才怠慢于你,让你的病又重了,朕……”
公西韫低下头,心里的话过了良久,终是未倒出来。
宋湘宁静静看着他,泪意已然干却。
同是失子,她与梁美人的形境却大不一样,其中未必不是皇帝在幕后把持的缘故。她之前结纳孟长沐的那些话,看似迫人,却是虚妄。孟长沐浸淫宫中多年,岂会被她一个失宠妃子违了心意。若她所料不错,孟长沐是当年皇帝带进宫的,那么他所行之举,便也是皇帝授了意的。
皇帝能为后妃行至如此,当是至情至性了。宋湘宁忍住才收的泪意,睫羽如蝶翼般颤了颤。可是即便如此,又如何呢?她失子的痛意难以补苴,她无法原谅,也无法释怀。
宋湘宁扬起面庞,鼻梁上坠了一滴将落未落的泪珠,嘴角挂着令人心酸的笑意,令人好不怜惜。“如若有来日,皇上,愿意给嫔妾一个公道么?”
“你放心。”公西韫的心情平复了几遭,声音坚定中含了一丝细微的颤意。千言万语落到嘴边不过化成了这一句话。他不愿让她察觉到喉中的哽咽,也不愿让她看到他几欲抑制不住的泪意,伸手将她轻轻揽在了怀中。
前朝襄帝曾为红颜孤注一掷,不惜舍却数年经营之江山。本朝君臣提及襄帝,多有诟病,公西韫却在此时忽而生出了一丝艳羡。襄帝能用山河为祭以报离宫时群臣激愤上书太后斩妖妃之仇,而他,却做不到。他肩负的责任太重,不惟是她。他能做不负天下之君,却未必能做不负佳人之夫。
公西韫心中莫名起了惶惶之意,不知是因忧日后或有不得已而再令她受屈,抑或是心里不知何时已对她情根深种。他想起了父皇与母后。
皇帝的声音低低地回绕在宋湘宁的耳畔,温柔的气息缠绵在她的颈上,虽然不是掷地有声的海誓山盟,虽然她的心里封着万千隔阂,一瞬间却让她心生酸楚之意。她心中喟然一声,愿意感受这短暂安心。
宋湘宁抬手,轻轻挽住公西韫的脖颈,如兰的声息轻轻吐出:“有皇上这句话,嫔妾便放心了。”
公西韫低头,将额头抵住她的额头,把她鬓边垂下的发丝轻柔地别在耳后,指尖爱抚地划过她眉心的朱砂痣,吻了吻她的眼睛。室中一时无声,只余温情。
他虽极力克制了自己的情愫,但宋湘宁仍能察觉到帝王内心汹涌的爱意,她的声音微微颤栗:“皇上……”
公西韫放下手,指腹轻轻按住她的唇珠,语色沉沉:“玥儿,换一称罢。”
宋湘宁低下头,嗫嚅道:“那玥儿要叫什么?”
藏书阁静了一瞬,似是六合俱寂了一般,只能听到彼此的心跳声。宋湘宁有些窘迫,她才欲开口,听他道:“玥儿便唤‘阿韫’吧。阿韫,阿韫,还从未有人这样叫过。”
许是觉得亲昵,宋湘宁的脸颊上浮现了淡淡的红云,只是在昏暗的书橱间看得并不真切。她低低应下,唤了声:“阿韫。”
公西韫低低应了一声,轻抚着她的乌发,闻着青丝间淡淡的茉莉香气,不再有动作。
守岁灯的烛火较初点之时渐渐明熠了起来,透过紫纱金纹的灯罩,在四周晕染开柔和的光线,给幽室更添了些旖旎的气韵。烛台上的红泪一滴一滴地顺着灯盏流下,却被紫纱与柔光遮在了其后。
室中的风光尽落在了书卷前依偎的二人身上。窗外的雪花被风卷起落入窗台下,窸窣的声音化作耳鬓厮磨的呢喃细语,消释的雪水融了一室风情。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