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蝴蝶梦应蓉城归兴,待月心黯慈宁明谛(1 / 2)
许是近乡情怯,舒莞音眼尾染了红晕,她对着表兄深深行了万福:“一路多谢表哥护送。先前姨母与表哥在京中对莞音百般照拂,如今又劳烦表哥陪我回乡为父母迁坟,姨母家与表哥的恩情,我……”话音未落,抑不住的泪意顺着脸颊滑落,舒莞音几欲说不出话,只余喉间低低的呜咽。
袁政递上一方绢帕,眼底隐有不忍,他的神色素来淡漠,眼下却做出几分敦柔之色,温言道:“表妹言重了。母亲与柳姨母是表亲,又自小在一处长大,情分至深。母亲听闻蓉城近年屡遭水患,姨父母坟茔恐有淹浸之虞,在家中日夜忧思,只盼我能办妥此事,如何会要你记此恩情?表妹不必萦怀于心。近日车马劳顿,表妹今夜早些歇息吧。”
舒莞音拭了眼角泪意,垂眸婉声道:“表哥的话,莞音记住了。有世伯相助,莞音虽为女子,亦会勉力为之,必不误表哥去岭南吊唁同窗先父。”
袁政默了默,收下眼底的复杂之色。此次查案事关重大,岭南官匪勾结,自立为王,若不一万小心,极可能一去无回;况且此行是奉了皇帝密令,不容有失,是以他并未向家中言明真相。而表妹正需回蓉城为双亲迁坟,便成了他掩京城中人耳目再好不过的借口。启程后,他便假以要去吊唁同窗之父为由,告诉表妹,待蓉城之事完后她还需在此地等候些时日,等他从岭南折返才能送她回京。
然此实情,他此刻势必不会对她提起,不仅是皇命难违,也是不想让更多的人被牵扯进来。因而浅笑了笑,道:“表妹思虑周善。我临行之前,必会替你安整好一切。”
望江驿的驿丞见门前停下之人品貌不凡,风度翩然,料是士族的少爷小姐,忙打了灯笼前来延款,笑容满面地说着吉祥话往里引去。
袁政让秋荷扶着舒莞音随驿丞往驿中上房而去,借搬运行李之名在马车旁驻留了一时。他借暮色扫过驿外人流,目光在几个穿着短打围着桌子喝酒的粗汉身上停了几瞬,他们借举杯耍醉时向四周瞟去,并不似寻常醉汉。袁政不动声色地收回目光,同马夫交代几句,转身进了驿站。
夜色渐深,驿站各处已然静了下来。驿堂上伸手不见五指,只余梯角处微明的烛光隐约能看见几分屋里的模样。
袁政在房里罩了烛台,将本就不甚明朗的光线更减了几分。
远处传来夜猫的呺叫,啼声戚绝之形似襁褓婴孩,悠悠飘过月光粼粼的江水,更添寒凄惋哀绵。房中的驿客历了一日的劳顿,大都不胜烦倦,紧闭了窗门,不愿让这含着楚楚春情的靡音透进分毫。
夜风摇晃着树影,借着月光打落在窗纸上,正掩了一道从厝顶划入窗里的黑影,行作之轻更甚草叶拂地,不闻动静。
“公子,属下探得,京城中有人给岭南走了风声,有人最近在蓉城留了眼线。今日驿站前的那帮短工只是其一。看来是有人对您的行迹起了疑。”郁离跪在地上,抱拳道。
袁政指尖轻叩伏案,目中冷冽异常:“岭南贪腐之案盘根错节,京中官员与其联合串谋者不在少数。此去,即是要将京畿地方勾结为奸者一网打尽,以正朝纲。”
帝妃之间闹了不和,又是素来得宠的玥宝仪,宫里头的人如何能够不知晓。且皇上这么一气,莫说不进绛茗轩,便是后宫也来得少了。皇后虽说有意相劝,奈何身子不好,即是有心也无力;而贵妃行执六宫,当以义谏,但她不睦宋氏,如何会真心帮扶。而其余嫔妃自不必说。宫里能说上话的,唯有一人罢了。
这日,皇帝来了慈宁宫看望,正逢了崔家方出了阁的三小姐给太皇太后请安出来。见了皇帝忙见了礼,得应后便匆匆出了来。面色凄苦,脸上还挂着未干的泪痕。
到了用药时,竹霜从银吊里盛了药汤来伺候太皇太后喝下。公西韫为尽孝心,接了药碗亲自来给皇祖母服用。
待一碗用尽,竹霜用帕子给太皇太后拭了拭嘴角的药汁。太皇太后半倚着香枕,瞥过皇帝的目光近乎深入心底,而后徐徐道:“方才崔家小丫头来拜见哀家,不过问了会话倒叫她触动情肠哭得伤心,哀家教导了她几句,也不知她能不能听得进去,哀家瞧着亦是可怜。”
公西韫顺着话头道:“朕方来时在殿外遇见她,也是神色戚戚。是何事惹得皇祖母如此唏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