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五一零章 授爵(二合一)(2 / 2)
像刘裕,他出身于彭城,彭城当年春秋战国之时宋国所辖之地,故而封宋王是没有问题的。
按照这个规矩,李徽生于丹阳,丹阳当年曾为吴国之地,故封为吴王看来是没问题的。但有人提出,吴王之爵不宜封赏,因为大晋立国之后灭吴,江南之地尚有遗老对大晋抱有敌意。若封吴国,则给人以吴国复立,会引发不必要的情绪反应。
王谧以为然,认为不可如此。虽然吴越之国自古有之,此吴非东吴,但引起不必要的麻烦毫无必要。这个道理虽然牵强,但也不能说毫无道理。
若按照李徽成长之地来看,吴郡曾属于越国,可封越王。但又有人说,越王勾践人品低下,尝粪问疾,卧薪尝胆,卑劣阴暗,同李徽之品格不符。况从未有过生长之地为王爵之号的规矩。此号恐无根据,李徽未必接受。
又有以发迹之地而论,认为应该封淮南王。因为李徽当年以寒门之身,发迹于居巢徐州之地,乃属淮南之地。又有人提出异议,说当初朝廷欲封李徽淮南王,李徽便坚决不受。其中一个原因,有人揣度说是淮南王乃是叛国之臣,此号有含沙射影之意,李徽恐不能受。
众人又是一番讨论,有说封为齐王,有说封为鲁王,盖因北徐州青州之地为李徽所据,当年为齐鲁之国。
但这些名号都有人提出异议,认为不合适。这当中固然也有引经据典的理由,但大多是有人故意搅局,胡搅蛮缠,不肯同意的原因。
最后,谢琰站出来道:“这样吧,我建议封李徽为唐王。”
司马德宗问道:“哦?有何说法?”
谢琰道:“尚书云:惟彼陶唐,有此冀方。上古之时,冀州之地有陶唐之国。今李徽率大军北伐,攻下冀州之地。以此为功勋,授唐王之号,乃彰其功,岂非合宜?”
司马德宗一听,点头道:“有道理,有道理。就不知道李徽愿不愿意接受。”
谢琰道:“玉篇云:唐者汤汤,道德志大之貌。唐之名乃溢美之词,李大人定会同意。”
司马德宗闻言笑道:“好,好。那便封他为唐王。”
王谧皱眉道:“不妥。陛下恐不知陶唐之喻。陶唐乃尧帝之喻。上古尧舜禹三圣皆定都于冀州,陶唐之国便是尧帝之国。谢琰欺陛下不知,以尧帝之号封李徽之爵,居心叵测之极。那李徽何德何能,能以陶唐为号?”
此言一出,顿时一群人群起而攻之,吵闹不休。
谢琰冷笑道:“一个封号而已,你们这些人百般阻挠,是何居心?倒要问你们想干什么。上古之国,早已湮灭千年,你们还要吵闹争执。今人仰慕尧舜贤君,难道便是居心叵测不成?欲加之罪何患无辞。我看你们就是成心捣乱。”
司马德宗也确实被王谧等人搞得烦了。沉声道:“王谧,你当朕不学无术么?朕难道不知陶唐之喻,就你读的书多?却来讽刺朕无知么?”
王谧忙道:“臣无此意,只是怕陛下为谢琰所欺。”
司马德宗道:“谢琰是否欺朕,朕倒是不知道。但有些人故意扰事,朕倒是清楚的。此不过是个王爵封号而已,这也不成那也不成,尔等当如何?此议到此为止,便封李徽为唐王,朕认为没什么不妥的。”
王谧冷笑不语,却也不敢公然顶撞。只道:“陛下既决定了,臣再不多言便是。”
司马德宗难得硬气,但也不敢太过分。于是沉声道:“拟诏,授刘裕宋王之爵,加食邑五郡。余职礼制照旧。加其子刘义符宋王世子,兖州刺史,中军将军之职。”
“再拟,因李徽北伐有功,授唐王之爵。以冀州十郡之地为唐国。以徐青刺史之职都督徐、青、冀、平、幽、并、燕诸州军事。开府仪同三司,加赐羽葆鼓吹班剑二十人。另授长子李淮唐国世子,平州刺史,护军将军。加其妻张氏为夫人……”
……
十天后,身在江陵的刘裕接到了诏书,同时也接到了王谧送来的密信。
被封宋王固然欢喜,但在看完王谧的密信之后,刘裕却高兴不起来,久久沉吟不语。
刘毅在旁问道:“宋王,今封王爵,因何不喜?”
刘裕苦笑道:“有何可喜?王爵不过是个名号罢了,况且也非我一人受封。李徽北伐夺邺城,也被封为唐王了。如今,因北伐之事,天下人都在赞扬他的伟绩,称赞他的武德,他达到了目的了。”
刘毅沉声道:“这厮果然厉害,我等研判他北伐恐要失利,没想到他却成功了。据闻拓跋珪的兵马彪悍无比,居然也败了。这可对宋王大大不利啊。”
刘裕道:“对我有何不利?”
刘毅道:“此消彼长,宋王之功本彪炳天下。现在李徽抢了风头,于德望之上可不相上下了。李徽北伐,便是为了冲淡宋王之功。现在看来,他确实成功了。”
刘裕冷声道:“那可未必。他不过是占领了关东东南之地罢了。拓跋珪怎肯罢休。春暖花开之时,好戏便要开场了。拓跋珪必与之死磕到底。此番东府军也死伤惨重,他的实力将进一步的受损。呵呵,这虚名真的重要么?实力才是最重要的吧。他一旦败在拓跋珪之手,又将到手的邺城丢了,呵呵呵,那可就有好戏看了。”
刘毅道:“可他倘若胜了呢?”
刘裕双目如寒芒扫了刘毅一眼,刘毅忙道:“我的意思是,万一而已。他不会胜的。”
刘裕转头轻声道:“无论胜败,他都要付出代价。现在让我恼怒的是,陛下他……嘿嘿,也学人玩帝王之术了。他忘了当初在寻阳城中,我找到他的时候,他是什么样子。呵呵,人呐,总是会忘了别人的恩情,总是会犯糊涂。人一犯糊涂,可是要出大事的。”
刘毅打了个冷战,没有说话。
刘裕沉声道:“刘兄弟,抓紧训练兵马,组建水军,制造火器。这些东西,才是我们最重要的东西。其他的都是虚名。有朝一日,我们靠的是实力说话,而不是那些不值一提的东西。”
刘毅躬身道:“宋王放心,我会全力以赴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