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687章 司隶诡局(八十九)(2 / 2)

加入书签

“何事?”

“不急,不急。”几人互相看了一眼,有一人忽然一把拉住宦官,将他拖到马车边,从车内拿出一本册子递到宦官面前,笑吟吟地说,“您要我们置办的田产都在这里了,还请常侍过目。每一处田产我等都立了契约,全部都在您老家的仆从名下。”

“尔等疯了!”宦官闻言惊恐不已,接过册子一边撕扯一边训斥,“这种事尔等怎可留下痕迹?尔等是想害死某吗?”

“常侍放心,此事我等绝不外传,不会有他人知晓。您若担心,撕了账目也无妨,账目我等有得是,只要常侍喜欢,我等立即遣人拿过来让常侍撕个痛快。”嘴上虽然谄媚,可那人说着说着,嘴角却慢慢阴冷了起来。

宦官闻言大惊失色,呵斥:“你们想干什么?以为拿了某的把柄,某就不敢对你们如何?速速毁了所有账目,要不然你我都难逃一死!”

“常侍无需惊慌。区区账本算得了什么?那些田产又算得了什么?”那人一把掀开盖在马车上的布,笑道,“这些都是我们此次带来的礼物。”

宦官看到马车上的东西后直接呆立在原地,那可是整整一车的金饼整齐堆叠在一起,少说也有上千之多。

“你们……你们究竟想做什么?”宦官连话都已经说不清楚了。

谁知那人却说:“这算什么?不过身外之物罢了,若常侍喜欢,日后动一动手便可轻松得到。”

“你……你……什么意思?”

“常侍,我等虽敬称您为常侍,但您还不是真的。若能帮我等完成此事,您就可以成为真正的常侍了,那吕邪的位子可就是您的了。”那人的声音极具诱惑,蛊惑道,“您想一想,吕邪手里可掌握着那位的钱袋子呢,以那位的财力,随便漏下一些都不止。”

“你们想让我和吕邪争夺内库?不行不行,吕邪权势滔天,又得殿下信任,我根本不是对手。”

“非也非也。您不需去和吕邪争夺什么,只要吕邪死了,我等在稍加运作,内库便是您的了。”

“你们要杀吕邪?”宦官闻言先是一愣,随即不屑道,“吕邪武功高强,身边又有众多高手,以尔等的本事根本不可能得手。”

宦官高傲的态度使得那人眼中闪过一抹杀机,却已然恭敬道:“无需杀他,他自己会死。”

“不杀了吕邪?某如何能得到内库?尔等是来消遣某的?”

“我等怎敢消遣常侍?我等无需让吕邪死,吕邪自就会死,只要常侍为我等做一件事。”

“某倒要听听尔等有何妙计。说吧,何事?”

“您只要将那位杀了,一切不都是您的了?”

“放肆!”宦官的魂儿差点就被吓飞了,惊恐道,“尔等想要谋逆!”

“常侍轻声些。我等并非要谋逆,而是已经在做了。”那人毫无惧意,竟满脸笑容。

“你们这是在找死!待我回报殿下……”

“晚了。从我等第一次找到您的时候,您就已经是我等的同盟了。常侍放心,只要那位死了,我等就会拥立大公子上位,届时吕邪必会陪葬,我等在举荐您为常侍,一切尽在掌握之中。”

“胡说!”宦官快要被吓疯了,跳着脚吼道,“殿下身边侍卫无数,你们不可能有机会的!”

“我等是没机会,可您有机会啊!”

“更,就算你们成功,最后也定会将罪责推到某身上!”

“常侍放心,我等一旦出手,计划定然十分周密,必会里应外合。只要您在内相应,待我等入宫之后,将没人能开口过问您一句话。”

“某不信……”

“常侍请看。”那人见宦官动摇,赶忙从怀中摸出一支瓷瓶,介绍道,“只要您能将此物倒入饮水和食物之中,不出两刻,食用者便会暴毙而亡。且此物无色无味,常侍无需担忧。”

宦官见到毒药后有所松动,犹犹豫豫地问:“你们真有办法里应外合?要知道左军后后军可都在附近,荀文若和田元皓也都不是好相与的,你们能斗得过他们?”

“常侍莫要小看我等。荀氏和幽州旧臣都支持大公子,我等推大公子即位,他们是不会与我等为敌的。大公子年幼,又有您在身边侍奉,只要稍加时日,荀氏和幽州旧臣便可轻易被我等铲除干净。”

“左军和后军呢?”

“左军死忠于那位,只要我等拟一道旨意,左军就不会轻动。那太史慈又是幽州旧臣,那位没了,他只会忠于大公子,不足为惧。”

“既然如此……”宦官沉默半晌,忽然咬牙道,“也不是不能搏上一搏!”

“是啊!如今天下群英并起,正是搏一搏的好机会。想要出人头地,自然要做上一番大事!”

“就这么定了!”宦官一把夺过毒药,又贪婪地看了一眼金饼,叮嘱道,“将这些送到某老家宅中,莫要少了。”

“尝试放心,我等立即去办。”那人使了个眼色,周围几人赶紧将布盖好,驾着马车匆匆离去。

宦官长舒了一口气,见人都走远后,跨过宫墙想要返回宫中。

谁知他刚跨过宫墙,后颈便被人捏住,只觉眼前一黑便没了意识。

出手之人正是吕邪,他将宦官等人的计划听了个一清二楚,随手托着宦官向皇宫深处走去。

阴谋诡计似乎总是与夜色相伴,天色逐渐暗淡下去,长安城中不知为何产生了些许紧张的气氛。

或许……是因为守城的左军吧。

刚一入夜,城头忽然发起骚乱,城墙上火光四起,无数士卒似乎接到了什么命令,同时点亮火把,急匆匆地在集合起来,一部分紧张地防守城墙,另一部分则站好队列,随时准备出动。

皇宫门前也变得极为热闹,无数马匹哨骑进进出出,守卫更是森严了许多。

这些突然的变化让有些人看在眼中,在阴暗的角落之中,酝酿了许久的阴谋终于开始发动。

无数长安百姓忽走出家中直奔皇宫,一路上他们一边喊着需要过冬的物资,一边呼朋引伴扩大队伍。

转瞬之间,上万百姓聚成的洪流便已形成,他们在宫门前大声呐喊,侍卫们则刀剑出鞘、弓弩上弦,随时准备开杀。

不过这些人对于阴谋者来说都是棋子,他们真正在意的并不是皇宫门前有多热闹,反而是皇宫周边那些僻静的角落。

角落之中影影绰绰钻出了许多蒙面人,他们悄无声息地潜入了皇宫直奔王弋寝宫。

这些人当然不是去杀王弋的,在一些人眼中王弋已经死了,他们要杀的是那些宦官和侍从,将一切不稳定因素统统灭口。

就在他们进入皇宫之后,四面集结好的左军也得到了命令,迅速赶向皇宫,跑到皇宫角落处宫墙倒塌的地方,有的就地取材,有的拿出准备好的工具,七手八脚地忙活了起来。

且不提这些正补墙的士卒,进入皇宫的刺客很快便来到王弋寝宫附近,可是还未等他们找到灭口的目标,杀神不知何时便出现在了他们身边。

“好大的狗胆!”

一声暴喝,典韦从阴影处冲了出来,一手拎着长戟,一手打着火把杀入人群。

这些刺客做一些阴沟里的勾当倒是拿手,可在武艺上如何能与典韦较量?

只见典韦左一挥便挑飞两个,右一砍又放倒三人,顷刻间便杀得一众刺客肝胆俱颤,纷纷开始后退。

典韦怎会让这些人走了?立即招呼一声,却见四周宫殿大门齐齐打开,内里冲出数百高大甲士,一身厚重铠甲竟也没有拖累他们多少,七手八脚将刺客们打翻、打死在地。

典韦见局势已定,一边吩咐搜索漏网之鱼,一边向王弋汇报战果。

王弋此时非但没有睡下,反而穿着一身华服,听完典韦的报告后,立即起身,带着吕邪向宫门口走去,同时命令左军士卒将所有前来闹事的百姓全部围住。

左军的效率飞快,接到命令立即行动,不多时便将暴行的队伍堵在门口。

毫无意外,双方立即爆发了冲突,左军将士根本没有心理负担,直接下令动手,谁敢靠近当场斩杀。

左军的效率毋庸置疑,无论做事还是杀人。

仅仅片刻,数百人便已命丧刀下,百姓也被激起了怒火,赤手空拳竟然试图与左军分个高下。

眼见情况一发不可收拾,皇宫大门忽然打开,只见王弋从中走出,大喝道:“全部给孤住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